证名。为唇干枯之候。《灵枢·寒热病》:“肌寒热者,肌痛,毛发焦而唇槁腊,不得汗。”
经穴别名。《圣济总录》:“下林,穴在上林下一夫。”所指即下巨虚,见该条。
出《诗经》。为蚱蝉之别名,详该条。
指第六胸椎。《素问·刺热篇》:“六椎下间主脾热。”
病名。清·严景芬《目科捷径》:“在上胞内有块如杏核窍形,扣在胞内,翻转则露出似骨。”
《外科真诠》方。轻粉二分,甘草、乳香、黄丹各五分,黄柏一钱,铜绿、没药各三分,冰片一分。为细末,苧麻根四两,先以苦参三钱煎汤洗患处,再用此散掺之。治麻根疮,症见足跟之下,色赤皮烂,内有肉丝缕缕,状似麻
出《脉经》。亦名双生、骈胎。指妇人一次怀二胎。
气功术语,古代主要导引法之一。《内经》:“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无数。”
症名。即因外伤致使筋发生断裂。见《医宗金鉴》卷八十七。即伤筋。详该条。
出《针灸甲乙经》。即栝楼,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