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足阳明筋的支筋,网维于目下胞。《灵枢·经筋》:“阳明为目下网。”
病名。见刘斋甫《妇科三字经》。指两乳胀硬痛疼,憎寒发热的病症。即妬乳。详该条。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指身体肥盛而经期错后者。多因肥人脾虚血少,兼痰湿阻滞。症见经行错后,量少色淡或有腹胀、浮肿等症。治宜健脾除湿,化痰导滞。方用苍附导痰丸、六君子汤等。
①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环跳。见该条。②解剖学名词。
【介绍】:宋代人。撰《六甲天元运气钤》2卷,已佚。
出《雷公炮炙论》。为淫羊藿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BL46。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一说“除脊各三寸取穴”(《针灸资生经》)。布有第六、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肋间动、静脉后
【介绍】:明代医家。字德徵,号石峰子。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年轻时学儒后改学医,参加官试,屡次优良,先在太医院任吏目,1534年升为御医,1540年再升为院判,后来因母亲年老而辞职。著有《医学统旨》。
病名。出《外科全生集》卷二。即脱疽。见该条。
会阴部。位于前后阴之间。《素问·骨空论》:“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