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前汤

白前汤

外台秘要》卷十引《深师方》:白前汤

药方名称白前汤

处方白前6克紫菀半夏(洗)各9克大戟(切)3克

制法上四味,切。

功能主治久患咳逆上气,体肿,短气胀满,昼夜倚壁不得卧,喉常作水鸡鸣。

用法用量以水1升,渍之一宿,明旦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羊肉、饧。

摘录外台秘要》卷十引《深师方》

圣济总录》卷一六四:白前汤

药方名称白前汤

处方白前1两半,桑根白皮(锉)1两半,生干地黄(焙)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2两半,地骨皮2两,麻黄(去根节)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伤风咳嗽,壮热憎寒。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外台》卷九引《许仁则方》:白前汤

药方名称白前汤

处方白前3两,桑白皮3两,生地黄1升,茯苓5两,地骨皮4两,麻黄2两(去节),生姜6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肺气嗽。

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取2升6合,去滓,加竹沥5合。分温4服,食后服之,昼3夜1。觉得力,重合服5-6剂佳,隔3日服1剂。

注意忌醋、芜荑

摘录《外台》卷九引《许仁则方》

圣济总录》卷六十六:白前汤

药方名称白前汤

处方白前1两半,杏仁14枚(去双仁尖皮,炒),紫菀(去苗土)1两,黄芩1两,麦门冬(去心,焙)2两,紫苏茎叶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炒)半两,大麻仁(净淘,研细)。

制法上8味,除大麻仁旋入外,为粗末。

功能主治咳嗽喘闷,背膊烦疼,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5片,煎至数沸,入研麻仁半钱匕,再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外台》卷十引《深师方》:白前汤

药方名称白前汤

处方白前2两,紫菀3两,半夏(洗)3两,大戟(切)7合。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久咳逆上气,身体浮肿,短气胀满,昼夜倚壁不得卧,喉常作水鸡鸣。

用法用量以水1斗,渍之1宿,明旦煮取3升,分3服。

注意羊肉、饧。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咳逆上气而见肢体浮肿,作水鸡声,乃水饮溢于肺胃,流入百骸。故用白前以疏肺气,紫菀以散血气,半夏以涤痰气,大戟以利水气,皆从《金匮》泽漆汤中采出。大戟之利水与泽漆不殊。

摘录《外台》卷十引《深师方》

圣济总录》卷一二五:白前汤

药方名称白前汤

处方白前1两,昆布(洗去咸,炙干)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切,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海藻(洗去咸,炙干)1两,半夏(汤洗7遍)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两,甘草(炙,锉)1两,小麦(醋浸,晒干)3合。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气瘿初作。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五

圣济总录》卷八十:白前汤

药方名称白前汤

处方白前(去土)3分,紫菀(去土)1两半,半夏(汤洗7遍去滑)3两,泽漆根(细切,微炒)3两半,桂(去粗皮)1两半,人参半两,干姜(炮)半两,栝楼1枚(去皮),白术1两,吴茱萸(水浸1宿,焙干,炒)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水咳逆上气,通身浮肿,短气胀满,昼夜倚壁不得卧,喉中水鸡声。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3盏,加大枣2个,生姜1枚(拍破),煎至1盏半,去滓,分2服。当小便利,或微溏,肿即减。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

圣济总录》卷四十九:白前汤

药方名称白前汤

处方白前2两,木通(锉)2两,防己1两半,麻黄(去根节)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3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紫色)3两,桑根白皮(锉、炒)3两,紫菀头50枚。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肺痿咳嗽日久,喘急,仰卧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后良久温服,日3次。胸中有脓者,当得吐出。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全生指迷方》卷四:白前汤

药方名称白前汤

处方白前1两,细辛(去苗)1两,川芎1两,五味子1两,麻黄(去根节)半两,芍药半两,桂(取心)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肾咳,咳则腰背相引痛,恶风,脉浮。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四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白前汤

药方名称白前汤

别名白前

处方白前1两半,桑根白皮(炙,锉)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旋覆花半两,木通(锉,炒)2两,甘草(炙,锉)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骨蒸,肺痿咳嗽,涕唾如胶,胸背烦热。

用法用量白前散(《普济方》卷二三六)。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外台》卷十引《深师方》:白前汤

药方名称白前汤

处方白前5两,紫菀3两,杏仁3两,厚朴(炙)3两,半夏(洗)4两,麻黄(去节)4两,生姜1斤,人参2两,桂心2两,甘草1两(炙),大枣14个。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上气及诸逆气。

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取2升半,分3服。

注意海藻菘菜羊肉、生葱、饧。

摘录《外台》卷十引《深师方》

《外台》卷二十引《深师方》:白前汤

药方名称白前汤

别名大白前汤

处方白前3两,紫菀4两,半夏1升,生泽漆根1升(切,凡4味,水1斗7升,煮取1斗汁,纳入后药),桂心3两,人参6分,大枣20个(擘),白术5两,生姜8两,茯苓4两,吴茱萸5两,杏仁3两(去两仁皮尖,碎),葶苈2两,栝楼5合。

功能主治水咳逆上气,通身洪肿,短气胀满,昼夜倚壁不得卧,喉中水鸡鸣,大小便不通,不下食而不甚渴。

用法用量大白前汤(《圣济总录》卷八十)。

注意羊肉、饧、生葱、桃、李、雀肉、酢物。

摘录《外台》卷二十引《深师方》

方出《外台》卷十引《广济方》,名见《普济方》卷一八四:白前汤

药方名称白前汤

处方白前4分,生麦门冬10分(去心),贝母4分,石膏4分,甘草(炙)4分,五味子4分,生姜4分,黄芩5分,杏仁40颗,淡竹叶(切)1升,白蜜1匙。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上气,肺热咳嗽,多涕唾。

用法用量以水7升,煮取2升7合,绞去滓,纳白蜜,更上火煎3沸,汤成后宜加芒消8分,分温3服,每服如人行5-6里,须利2-3行。

注意忌热面、炙肉、油腻、醋食、海藻菘菜

摘录方出《外台》卷十引《广济方》,名见《普济方》卷一八四

猜你喜欢

  • 大无比散

    药方名称大无比散处方桂府滑石(飞过)6两,粉草1两,辰砂(飞)3钱,雄黄(飞)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稀痘。主痘疮热毒大甚,红黑紫陷,惊狂谵语,引饮。用法用量每3-5岁服1钱,10岁服2钱,发热之初

  • 甘桔玄参汤

    药方名称甘桔玄参汤处方甘草、桔梗、玄参、黄芩、贝母、天花粉、枳壳、生地各等分。功能主治鼻渊。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启蒙》卷四

  • 金液含化灵丹

    药方名称金液含化灵丹处方山泽银朱8两,朱砂1两5(金汁中浸5日了,逐块子用金箔裹两重)。制法上先铺银末1两于瓷盒子内,即排朱砂块子,勿令相着。上以银末盖之令匀,又市朱砂块子,又以银末盖之,候朱砂尽,即

  • 参茸广嗣鱼鳔丸

    药方名称参茸广嗣鱼鳔丸处方净鱼鳔1斤(分4份,用牡蛎、蛤粉、麦麸各面炒成珠),鹿角胶4两,鹿角霜4两,生沙苑4两,蒺藜4两,人参1两,麦冬1两,天冬1两,当归1两,泽泻1两,山茱萸1两,芡实1两,菖蒲

  • 加减益元汤

    药方名称加减益元汤处方甘草、当归、白芍、川芎、陈皮、升麻、桔梗。功能主治痘症胖期虚证。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痘疹仁端录》卷五

  • 导痰救苦丹

    药方名称导痰救苦丹处方锦纹大黄4两(酒拌蒸,晒干),制牙皂2两。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伤寒瘟疫,不问传经过经;及大头瘟,目赤咽肿,烂喉丹疹,斑毒。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冷绿豆汤

  • 葱白豉汤

    《千金》卷二十四:葱白豉汤药方名称葱白豉汤别名香豉饮处方葱白1升,豉2升,干姜5两,甘草2两。功能主治服石,因失食发,饮酒过醉发。乳石发,下痢。用法用量香豉饮(《圣济总录》卷一八四)。摘录《千金》卷二

  • 防已饮

    《圣济总录》卷一五三:防已饮药方名称防已饮处方防己1两,葶苈(隔纸炒)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玄参1两,黄芩(去黑心)1两,泽漆(炒)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

  • 白僵蚕膏

    药方名称白僵蚕膏处方白僵蚕(炒)半两,白鱼10枚,白石脂1分,白附子1分(炮),鹰屎1分,腊月猪脂2两。制法上药除猪脂外,捣罗为末,细研,以猪脂和令匀,瓷盒中盛。功能主治面上瘢痕。用法用量旋取敷瘢痕上

  • 葶苈苦参散

    药方名称葶苈苦参散处方苦参1两,黄连1两,瓜蒂1两,黄柏1两,大黄1两,葶苈子2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久黄。湿热内甚,小便赤涩,大便时秘,饮食少进,诸药不效。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清米饮调下。以吐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