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皋芦

皋芦

《中药大辞典》:皋芦

药材名称皋芦

拼音Gāo Lú

别名过罗、拘罗、物罗(《南越志》),瓜芦(陶弘景),苦艼(《南越笔记》)。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山茶科植物皋芦

原形态常绿灌木,全体与茶相似,惟枝干较粗大。叶长椭圆形,长10~15厘米,宽5~7厘米,锯齿缘。花腋生,白色,比茶花略大;萼片5;花瓣5;雄蕊多数;子房上位;花梗长。蒴果扁圆形。花期秋季。

生境分部分布云南、四川等地。

性味①陶弘景:"苦涩。"

②《纲目》:"苦,平,无毒。"

功能主治治头痛烦热,喉痛,淋病,

①《本草拾遗》:"煮为饮,止渴明目,除烦,不睡,消痰。"

②《海药本草》:"通小肠,治淋,止头痛烦热。"

③《纲目》:"噙咽清上膈,利咽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

注意《纲目》:"胃冷者不可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皋芦

药材名称皋芦

拼音Gāo Lú

英文名Largeleaf Tea

别名过罗、拘罗、物罗、瓜芦、苦簦、苦艼。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陶弘景:瓜芦,木亦似茗,苦涩,取其叶作屑煮饮,即通夜不睡。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皋芦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ellia sinensis (L.)O.kuntze.f.macrophyll (Sieb.)Kitamura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集,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大叶茶 常绿灌木,全体与茶相似,惟枝干较粗大。叶长椭圆形,长10-15cm,宽5-7cm,边缘有锯齿。花腋生,白色,较茶药略大;花梗长;萼片5;花瓣5;雄蕊多数;子房上位。蒴果扁圆形。花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云南、四川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幼嫩叶多干缩成条形,长1-4cm;老叶长椭圆形,长可达15cm。叶片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表面绿褐色或棕绿色;叶柄短;嫩叶纸质,老叶微革质,易碎。气微清香,味苦、微涩。

性味苦;寒

归经心;肝;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除烦;止渴;明目。主烦热头痛;口渴;目昏;咽喉肿痛;淋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

注意胃冷者不可用。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煮为饮,止渴明目,除烦,不睡,消痰。

2.《海药本草》:通小肠,治淋,止头痛烦热。

3.《纲目》:噙咽清上膈,利咽喉。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三棱草

    药材名称三棱草拼音Sān Lénɡ Cǎo别名大三方草、三棱马尾、仙鹤草(《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来源为莎草科植物有喙红苞薹的带根全草。7~8月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短,横

  • 野前胡

    《中药大辞典》:野前胡药材名称野前胡拼音Yě Qián Hú别名千年耗子屎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无距耧斗菜的根或全草。秋后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主根较粗长,外皮黑褐色。

  • 牛筋条

    药材名称牛筋条拼音Niú Jīn Tiáo别名山胡椒、诈死枫、野胡椒、假死柴、冬不落叶。来源樟科钓樟属植物牛筋树Lindera glauca (Sieb. et Zucc.)Blu

  • 滇茜草

    药材名称滇茜草拼音Diān Qiàn Cǎo别名小茜草、滇紫参来源茜草科滇茜草Rubia yunnanensis (Franch.)Diels,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平。功能主治

  • 一枝旗

    药材名称一枝旗拼音Yì Zhī Qí别名东南星蕨、石韦、灯火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攀援星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crosorium buergerianum(Miq.)Ching[P

  • 网脉旋蒴苣苔

    药材名称网脉旋蒴苣苔别名石面枇杷、山枇杷、大还魂、吊气还魂来源苦苣苔科网脉旋蒴苣苔Boea dictyoneura Hanc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广西、广东。性味辛、甘,温。功能主治活血散瘀,

  • 鸭脚黄边

    药材名称鸭脚黄边拼音Yā Jiǎo Huánɡ Biān别名水黄边、五角连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裂叶星果草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opyrum cavaleriei(Levl.e

  • 沼生水马齿

    药材名称沼生水马齿拼音Zhǎo Shēnɡ Shuǐ Mǎ Chǐ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马齿科植物沼生水马齿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litriche palustris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

  • 石链子

    药材名称石链子拼音Shí Liàn Zi英文名all-grass of Creeping Bulbophyllum别名麦斛、牛虱子、小绿芨、果上叶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伏

  • 单头紫菀

    《中药大辞典》:单头紫菀药材名称单头紫菀拼音Dān Tóu Zǐ Wǎn别名喉风草、百条根、牛舌草、打风草、野白菊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陀螺紫菀的全草。夏、秋采,鲜用或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