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神仙百解散

神仙百解散

药方名称神仙百解散

别名神仙截伤寒四季加减百解散

处方茵陈柴胡(去芦)、前胡生姜制.炒)、人参羌活独活甘草苍术(米泔浸.炒)、干葛、白芍药、升麻防风(去苗)、藿香(去梗)、白术半夏(姜汁炙),各一两。

立春已后不加减。

立夏已后加柴胡一分,赤茯苓当归,各半两。

立秋已后减柴胡一分,不用当归茯苓,只加干姜(炮)、肉桂(去粗皮),各一分,麻黄(去节)半两。

立冬已后并无加减。

* 一方无当归,有黄芩(去芦)半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伤寒遍身疼痛,百节拘急,头目昏痛,肢体劳倦,壮热憎寒,神志不爽;感冒瘟疫瘴气。常服辟瘟疫,治劳倦。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姜三片,枣二个,煎至一盏,热服,不计时候,并进二服。

如要表散,加葱白三寸,淡豆豉三十粒,同煎服,以衣被盖覆,汗出而愈。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猜你喜欢

  • 加减羚羊角散

    《杂病证治新义》:加减羚羊角散药方名称加减羚羊角散处方羚羊角天麻钩藤龙胆草桑寄生川牛膝鸡血藤僵蚕蜈蚣(焙,研)全蝎(焙,研)功能主治柔肝祛风,养血通络。治类中风。卒中回苏后,血压未降,口眼歪斜,舌暗失

  • 独姜汤

    药方名称独姜汤处方生姜自然汁1小盏。功能主治痰厥不省,语音不出。用法用量温服。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二

  • 无食子丸

    药方名称无食子丸处方无食子3枚(大者,煨熟用,)牛黄(研)麝香(研)丁香雄黄(研,水飞)青黛(研)木香丹砂(研,水飞)各7.5克蟾酥3片(如柳叶大,焙过,研)熊胆15克(研)蜗牛壳(干者,去土)20枚

  • 龙蛇散

    李志铭方:龙蛇散药方名称龙蛇散处方地龙250克,蜂房60克,全虫20克,白花蛇4-6条,乌梢蛇60克。功能主治驱风胜湿,祛瘀通络。主风湿瘀滞经络。用法用量将上药烘干,共研细末,过筛后装入胶囊,每次服4

  • 淡竹叶粥

    药方名称淡竹叶粥处方淡竹叶1握,粳米1合,茵陈半两。功能主治小儿心脏风热,精神恍惚。用法用量上以水2大盏,煎2味,取汁1盏,去滓,投米作粥食之。摘录《圣惠》卷九十七

  • 柴苓饮

    药方名称柴苓饮处方柴胡6~9克猪苓茯苓泽泻各6克白术6~9克肉桂3~9克功能主治解表利湿。主风湿发黄,发热身痛,脉紧,表里俱病,小便不利,中寒泄泻。用法用量用水220毫升煎服。如寒邪胜者,加生姜3~5

  • 倍榆散

    药方名称倍榆散处方五倍子、地榆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脱肛。用法用量每服5分或1钱,米饮调下。摘录《赤水玄珠》卷十五

  • 固气生血汤

    药方名称固气生血汤处方黄耆1两,当归5钱,荆芥(炒黑)2钱。功能主治固气生血。主一时狂吐血,血吐出如倾盆,实火变虚,气脱者。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血止,再剂气旺,4剂血各归经,不致再吐。各家论述此方即补

  • 硫黄兜

    药方名称硫黄兜处方硫黄(水煮7次,去臭气,白色用),巴豆霜1两(去油净),轻粉1两。制法上为细末,用棉布2幅,量腹大小,做夹肚兜1个,先以棉衬之,筛药于上令匀,再绷绵盖覆,用针密行之。功能主治行气泄水

  • 大枣陈皮竹叶汤

    药方名称大枣陈皮竹叶汤处方大枣5枚陈皮5克竹叶5克制法将大枣陈皮竹叶水煎服。功能主治健脾益气,止涎。适用于小儿流涎。用法用量每日1剂,分2次饮服,连服3~5剂。摘录《民间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