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粉背蕨

粉背蕨

《中药大辞典》:粉背蕨

药材名称粉背蕨

拼音Fěn Bèi Jué

别名铁脚凤尾草、鸡脚草(《江西民间草药》),水郎鸡(《贵州民间药物》),卷叶凤尾、岩飞蛾(《湖南药物志》)。

出处《江西民间草药》

来源为中国蕨科植物粉背蕨全草。5~8月采。

原形态植株高15~30厘米。根茎短,斜升。叶柄丛生,长10~30厘米,有光泽,与中轴同为褐栗色,下部疏被披针形的鳞片。叶亚革质,三角状长圆形或三角状椭圆形,长5~30厘米,宽4~15厘米,3回羽状分裂,羽片对生,无柄,最下羽片最大,其基部下向羽片伸长,更作深裂,先端渐尖,叶背面被白粉。孢子囊群盖棕色,膜质,圆形,连续或汇合。孢子球状四面形,黑色或深色,有疣状突起。

生境分部生于石隙。分布我国西南及广东、广西、江西、湖南、台湾等地。

性味《贵州民间药物》:"性温,味淡微湿,无毒。"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利湿和瘀。治百日咳,喉风,痢疾,泄泻,淋病,白带,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①《贵州民间药物》:"调经活血,止咳嗽,补虚弱。"

②《湖南药物志》:"活血去瘀,利尿止痛。治一切咳嗽,小儿腹泻,腹痛,白带,跌打损伤。"

③《广西药植名录》:"治蛇伤,喉风,红白淋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复方①治赤痢:粉背蕨一两。水煎,加白糖搅和服。(《江西民间草药》)

②治肠痔便血:粉背蕨一两。同猪大肠炖服。(《江西民间草药》)

③治百日咳:粉背蕨五钱至一两。煎服。(《湖南药物志》)

④治瘰疬:粉背蕨一两。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粉背蕨

药材名称粉背蕨

拼音Fěn Bèi Jué

英文名Aleuritopteris

别名铁脚凤尾草、鸡脚草、水郎鸡、卷叶凤尾、岩飞蛾、白烤、白蓝地草、天青地白、水郎鸡、姬里白、猪棕草、大叶猪棕

出处出自《江西民间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中国蕨科植物粉背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euritopteris pseudofarinosa Ching et S.K.Wu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15-30cm。根茎短,斜升。叶柄丛生,长10-30cm,有光泽,与中轴同为褐栗色,下部疏被被针形的鳞片。叶亚革质,三角状长圆形或三角状椭圆形,长5-30cm,宽4-15cm,3回羽状分裂,羽片对生,无柄,最下羽片最大,其基部下向羽片伸长,更作深裂,先端渐尖,叶背面被白粉。孢子囊群盖棕色,膜质,圆形,连续或汇合。孢子球状四面形,黑色或深色,有庞状突起。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阴处或石隙处。

资源分布:分布广东、广西、江西、湖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温;淡;平微涩;无毒

归经肺;脾;肝经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健脾利湿;活血止血。主咳嗽;泄泻;痢疾;消化不良;月经不调;吐血;便血;白带;淋证;跌打损伤;瘰疬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可用至60g。

复方①治赤痢: 粉背藏一两。水煎,加白糖搅和服。(《江西民间草药》)②治肠痔便血: 粉背蔽一两。同猪大肠婉服。(喀江西民间草药》)③治百日咳: 粉背藏五钱至一两。煎服。 (《湖南药物志》)④治瘰疬: 粉背蕨一两。水煎服。 (江西民间草药》)

各家论述1.《贵州民间药物》:调经活血,止咳嗽,补虚弱。

2.《湖南药物志》:活血去疯,利尿止痛。治一切咳嗽,小儿腹泻,腹痛,自带,跌打损伤。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腰骨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腰骨藤药材名称腰骨藤别名羊角藤、勾临链、犁田公藤来源夹竹桃科腰骨藤Ichnocarpus frutescens (L.) W. T. Aiton,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广东、广

  • 流苏子根

    药材名称流苏子根拼音Liú Sū Zǐ Gēn别名癞蜗藤、小青藤、牛老药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流苏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ptosapelta diffusa (Champ.exBent

  • 构菌

    药材名称构菌别名冬菇、金钱菌、毛脚金钱菌、榎茸、冻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构菌Collybia velutipes (Curt.) Quel.,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秋末至冬初光生在树林或灌木

  • 假报春花

    药材名称假报春花别名牙母堂[藏名]来源报春花科假报春花Cortusa stencalyx Maxi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甘、微苦,寒。功能主治解热镇惊。主治高热,神昏抽搐。用法用量0.4

  • 烟油

    药材名称烟油拼音Yān Yóu别名烟膏、太极膏、气泥、五行丹(《纲目拾遗》)。出处《百草镜》来源为陈旧旱烟杆内积存的黑色膏油。功能主治治蛇虫咬伤,恶疮,顽癣。①《百草镜》:"凡蛇咬

  • 藤仲

    《全国中草药汇编》:藤仲药材名称藤仲拼音Ténɡ Zhònɡ别名毛叶藤仲、土杜仲、刹把龙喃、瓣裂鹿角藤来源夹竹桃科鹿角藤属植物毛叶藤仲Chonemorpha valvata Cha

  • 秤杆草

    《中药大辞典》:秤杆草药材名称秤杆草拼音Chènɡ Gǎn Cǎo别名搬倒甑、野升麻、麻秤杆、白升麻、红升麻、土升麻。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山兰的全草或根。夏秋季采。原形态多年

  • 大豆黄卷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豆黄卷药材名称大豆黄卷拼音Dà Dòu Huánɡ Juǎn别名大豆卷来源豆科大豆属植物大豆Glycine max (L.) Merr.的种子发芽后

  • 旱荷叶

    药材名称旱荷叶拼音Hàn Hé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毛裂蜂斗菜的花蕾。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tasites tricholobus Franch.采收和储藏:春季花开时采收,鲜用或晒晾干。原

  • 厚朴子

    药材名称厚朴子拼音Hòu Pò Zǐ别名逐折、百合、厚实(《别录》),厚朴实(《纲目》),厚朴果(《四川中药志》)。出处《别录》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果实或种子。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