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紫葳根

紫葳根

《中药大辞典》:紫葳根

药材名称紫葳根

拼音Zǐ Wēi Gēn

别名凌霄花根(《圣济总录》)。

出处《日华子本草》

来源为紫葳科植物紫葳,全年可采。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凌霄花"条。

性状干燥根为长圆柱形,外表土黄色或土红色,有纵皱纹,并有稀疏支根与支根的断痕。断面纤维性,有丝状物,外围为棕色,中心为淡黄色。

性味《纲目》:"甘酸,寒。"

功能主治凉血,祛风,行瘀。治血热生风,身痒,风疹,腰脚不遂,痛风。

①《日华子本草》:"治热风身痒,游风,风疹,瘀血,带下。"

②《植物名实图考》:"能行血。"

③《杭州药植志》:妇科通经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入丸、散或浸酒。

注意《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复方①治风腰脚不随:紫葳根(炙,锉),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空心温酒调下。(《圣济总录》紫葳散)

②治大肠虚冷风秘:凌霄花根(去皮,洗,焙)三两,乌药(锉)、人参各半两,皂荚子五十枚。上四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温水下,一日二服。(《圣济总录凌霄花根丸)

③治痛风:凌霄花根二、三钱。浸酒或酒煎服。(《岭南采药录》

④治风湿关节痛,半身不遂:㈠凌霄根三至五钱。煎汤,加红塘、黄酒适量,分二次于早、晚饭前内服。㈡凌霄根、抱石莲络石藤白毛藤各二钱。煎服。(苏医《中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治疗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取新鲜紫葳根5斤,加水10000毫升煎至5000毫升,再蒸馏出2000~2500毫升,加入0.9%的生理盐水使成等渗掖,高压消毒备用。肌肉注射,每日1~2次,每次5毫升,10天为一疗程。治疗20例,近期治愈12例,显着好转6例,无效2例。一般注射1~4次即见疼痛减轻,红肿消退,步行方便,体温下降。对腰痛或因感冒引起的四肢疼痛亦有效。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紫葳根

药材名称紫葳根

拼音Zǐ Wēi Gēn

英文名Root of Chinese Trumpetcreeper

别名凌霄花根

出处出自《日华子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葳科植物凌霄或美洲凌霄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psis grandiflora (Th-unb.) Loisel xe Schum. Campsis radicans (L.)Seem.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1.凌霄薄叶木质藤本,借气根攀附于其服物上。茎黄褐色具棱状网裂。叶对生,厅数羽状复叶;叶轴长4-3cm;小叶柄长5-10mm,小叶7-9格,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6cm,宽1.5-3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阔楔形,两侧不等大,边缘有粗锯齿,两面无毛,小叶柄着生处有淡黄褐色束毛。花序顶生,圆锥状,花大,直径4-5cm;花萼钟状,不等5裂,裂至筒之中部,裂片披针形;花冠漏斗状钟形,裂片5,圆形,橘红色,开展;雄蕊4,2长2短;子房上位,2室,基部有花盘。蒴果长如豆荚,具子房柄;2瓣裂。种子多数,扁平,有透明的翅。花期7-9月,果期8-10月。

2.美洲凌霄本种形态上写凌霄相似,唯小叶9-11枚,椭圆形至卵状长圆形,先端尾尖。花萼5等裂,分裂较浅,约裂至三分之一,裂片三角形,向外微卷,无凸起的纵棱;花冠为细长的漏斗形,直径较凌霄小,橙红色至浓红色,内有明显的棕红色纵纹,筒部为花萼的3倍。花期7-10月,果期11月。

性状性状鉴别 根呈长圆柱形,外表面黄棕色或土红色,有纵皱纹,并可见稀疏的支根或支根痕。质坚硬,断面纤维性,有线状物,皮部为棕色,木部为淡黄色。

性味味甘;辛;性寒

归经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凉血祛风;活血通络。主血热生风;身痒;风疹;腰脚不遂;痛风;风湿痹 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入丸、散;或浸洒。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注意《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复方①治风腰脚不随: 紫葳根(炙,锉),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空心温酒调下。 (《圣济总录》紫葳散)②治大肠虚冷风秘:凌霄花根(去皮,洗,焙)三两,乌药(锉)、人参各半两,皂荚子五十枚。上四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温水下,一日二服。(《圣济总录凌霄花根丸)③治痛风:凌霄花根二、三钱。浸酒或以酒煎服。(《岭南采药录》)④治风湿关节痛,半身不遂: 一、凌霄根三至五钱。煎汤,加红糖、黄酒适量,分二次于早、晚饭前内服。二、凌霄根、抱石之莲、络石藤白毛藤各二钱。煎服。 (苏医《中草药手册》)

各家论述1.《日华子本草》:治热风身痒,游风,风疹,瘀血,带下。

2.《植物名实图考》:能行血。

3.《杭州药植志》:妇科通经药。

临床应用治疗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取新鲜紫葳根5斤,加水10000ml煎至5000ml,再蒸馏出2000-2500ml,加入0.9%的生理盐水使成等渗液,高压消毒备用。 肌肉注射,每日 1-2次,每次5ml,10天为一疗程。治疗20例,近期治愈12例,显着好转6例,无效2例。一般注射 1-4次即见疼痛减轻,红肿消退,步行方便,体温下降。对腰痛或因感冒引起的四肢疼痛亦有效。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黑细辛

    药材名称黑细辛拼音Hēi Xì Xīn别名四块瓦(《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四大天王、土细辛、平头细辛、四大金刚(《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金粟兰科植物全缘金粟兰的全草及根

  • 岭南铁角蕨

    药材名称岭南铁角蕨拼音Lǐnɡ Nán Tiě Jiǎo Jué英文名Sampson's Spleenwort别名肥蕨出处始载于《蕨类植物图谱》。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岭南铁角蕨的全草

  • 臭苜蓿根

    药材名称臭苜蓿根拼音Chòu Mù Xu Gēn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草木犀的根。夏末秋初采挖,洗净,晒干。化学成分同属植物白香草木犀根含氯原酸、咖啡酸,对-香豆酸、邻-

  • 人乳汁

    《中药大辞典》:人乳汁药材名称人乳汁拼音Rén Rǔ Zhī别名奶汁(《纲目》)出处《别录》化学成分每100克人乳汁含水分88克、蛋白质1.5克、脂肪3.7克、碳水化物6.4克、灰分0.3克

  • 金丝杜仲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丝杜仲药材名称金丝杜仲拼音Jīn Sī Dù Zhònɡ别名棉杜仲来源卫矛科卫矛属植物云南卫矛Euonymus yunnanensis Franch.,以根皮

  • 球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球兰药材名称球兰拼音Qiú Lán别名雪球花、金雪球、绣球花藤、玉绣球、壁梅、石梅、蜡兰、金丝叶、草鞋板、爬岩板来源萝藦科球兰属植物球兰Hoya carnosa

  • 栗树根

    《中药大辞典》:栗树根药材名称栗树根拼音Lì Shù Gēn出处汪颖《食物本草》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树根。性味《四川中药志》:"味甘淡,性平,无毒。"功能主治①

  • 枪刀菜根

    药材名称枪刀菜根拼音Qiānɡ Dāo Cài Gēn出处《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来源为菊科植物毛连菜的根或全草。原形态毛连菜,又名:羊下巴、牛踏鼻、毛柴胡、毛牛耳大黄。二年生草本,高50~10

  • 楸叶

    《中药大辞典》:楸叶药材名称楸叶拼音Qiū Yè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楸的叶片。性味《纲目》:"苦,小寒,无毒。"功能主治消肿拔毒,排脓生肌。治肿疡,发背,瘰疬

  • 骨螺

    药材名称骨螺拼音Gǔ Luó英文名comb-papilla murex别名骨贝、螬螺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骨螺科动物栉棘骨螺、浅缝骨螺、浅缝骨螺、钩棘骨螺等的壳。拉丁植物动物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