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经行后期

猜你喜欢

  • 痘科珍宝

    参见外科启玄条。

  • 茅莓根

    见《福建中草药》。又名薅田藨根。为蔷薇科植物茅莓Rubus parvifolius L.的根。苦、甘,微寒。清热凉血,祛风利湿,散瘀消肿。①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风湿痹痛

  • 痘疮见形

    又名见点、放点、见苗。为痘疮将现的迹象。小儿出痘,一般发热三日后见点,热势较缓,皮肤上即见淡红色的痘疹,光泽稀落深藏于皮肤内,摸之有坚实感。《医宗金鉴》分顺、逆、险三证。①发热三日见点,热减身和,不渴

  • 螃蟹夹

    见《四川中药志》。为枫香寄生之别名,详该条。

  • 医效秘传

    书名。3卷。原题清·叶桂述,吴金寿校。本书或有认为是托名的著作。刊于1831年。前2卷辨析伤寒及伤寒诸证为主,兼论多种温病,并补入《温热论》;卷3列述阴阳升降之理,切脉审证之要;书末附方80首。全书论

  • 五门十变

    子午流注法用语。五门,指十天干隔五相合,即甲与己合,乙与庚合,丙与辛合,丁与壬合,戊与癸合。十变,指十天干相合后的变化,即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又称五运。子午流注法根据这些

  • 瞳仁焦小

    病证名。见《一草亭目科全书》。即瞳神缩小。详该条。

  • 逆经目赤

    病证名。见广州中医学院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室女逆经。详该条。

  • 木通枳壳汤

    《症因脉治》卷四方。木通、枳壳。水煎服。治泄泻不止,水谷不分,小便全无,小肠气滞者。

  • 叶上花根

    见《云南中草药》。即叶上珠根,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