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即痰包,详该条。
即伐木丸,见该条。
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即指经漏。详该条。
针灸体位名。详坐位条。
见《药材学》。为水葱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眼弦之“春夏烂者为热烂”(《银海精微》)。系脾土蕴积湿热所致。宜清热祛湿。可服三黄汤加减,外用棉裹散薰洗,有瘀滞者可洗。
五味之一。咸为水味,入通于肾,故为肾所主之味。《素问·宣明五气篇》:“咸入肾。”咸味药物多入肾经,有补肾填精或滋阴潜阳作用,前如鹿茸、海狗肾之类,后如龟版牡蛎之类。另外咸味药尚有软坚润燥通下作用,如芒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光枝勾儿茶之别名,详该条。
见《千金翼方》卷十六。即孔子大圣知枕中方,见该条。
出《全幼心鉴》。即脐风。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