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肉苁蓉丸

肉苁蓉丸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八:肉苁蓉丸

药方名称肉苁蓉丸

处方肉苁蓉60克(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炙令千)菟丝子(酒浸三日,晒干,别捣为末)薯蓣牛膝(去苗)巴戟杜仲(去粗皮,炙微黄)续断茯苓枸杞子五味子蛇床子山茱萸各30克茯神远志(去心)柏子仁各6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虚劳羸瘦,阳痿,健忘,腰膝多疼。

用法用量空腹时以温酒下30丸,每日二次。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八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肉苁蓉丸

药方名称肉苁蓉丸

处方肉苁蓉(酒浸一宿,切,焙)60克泽泻熟地(焙)五味子巴戟天(去心)地骨皮人参栝楼韭子甘草(炙)牡丹皮各30克桑螵蛸(炙)30枚赤石脂(研)龙骨磁石(煅,醋淬二至七次,研)禹余粮(煅,酣淬七次,研)各45克

制法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肝益肾,固涩止遗。治消渴,小便无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牛乳汁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丹溪心法》卷三:肉苁蓉丸

药方名称肉苁蓉丸

处方山茱萸30克 苁蓉60克(酒浸)楮实枸杞地肤子狗脊(去毛)五味覆盆子菟丝山药故纸(炒)远志(去心)石菖蒲萆薢杜仲(去皮,炒)熟地石斛(去根)白茯苓牛膝(酒浸)泽泻柏子仁(炒)各30克

制法上药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壮元气,养精神。治虚损。

用法用量每服60~7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猜你喜欢

  • 坎离丹

    《魏氏家藏方》卷六:坎离丹药方名称坎离丹处方伏火灵砂(细研)1两半,阳起石(酒煮)1两半,磁石(火煅,醋淬7次)1两半,钟乳粉1两半,龙齿1两(黑豆蒸1日,去豆)。制法上为细末,粽角为丸,如绿豆大。功

  • 黑铅丹

    药方名称黑铅丹处方(出山)黑铅1斤(将2蚕砂炒成末),青盐6两,没食子4两,升麻2两,石膏8两,香附子4两(炒焦黑),槐角子6两(炒为末)。制法先将柳木作锤,擂炒铅砂成灰末,加药6味共为末,铅盒收起。

  • 普济丹

    药方名称普济丹处方生熟大黄僵蚕各90克制法上药为末,生姜汁糊丸,每丸重3克。功能主治治温疫发热头疼,疟疾,痢疾。用法用量大人1丸,小儿半丸,用井花水送下。摘录《仙拈集》卷一引(世德堂方》

  • 神仙碧玉膏

    药方名称神仙碧玉膏处方轻粉30克 杭粉30克 白占15克乳香没药各9克 樟冰6克制法用公猪净熟油150克,同白占熬化,倾入碗内,人上药细末和匀,水内顿一时许取起。功能主治祛腐生肌。治杨梅结毒,溃烂臭秽

  • 海桐皮浸酒方

    药方名称海桐皮浸酒方处方海桐皮、五加皮、独活、天雄(炮裂.去皮脐)、石斛(去根)、桂心、防风(去芦)、当归、杜仲(去皮.炙黄)、仙灵脾、萆薢、牛膝、薏苡仁、生地黄,各二两。虎胫骨(酥炙令黄),三两。炮

  • 巴黄散

    药方名称巴黄散处方巴豆(去外壳)15g,雄黄1g。制法上为细末,用3-4层纱布包装。功能主治神经性皮炎。用法用量每日涂患部3-4次,每次1-2分钟,直至痒感减退为止。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凉七味汤

    药方名称凉七味汤处方生地5钱,萸肉1钱半,泽泻8分,丹皮1钱半,茯神1钱半(去木),山药3钱(炒),知母1钱半(盐水炒)。功能主治吐血,脉虚软尺躁。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各家论述生地滋阴血以壮肾水,

  • 活肝汤

    药方名称活肝汤处方金钱草30克,车前子30克,茯苓皮30克,炮甲10克,泽兰10克,大腹皮12克,丹参15克,山药15克,泽泻15克,黄芪15克。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益气健脾,利水消肿。主气滞血瘀,水湿

  • 红娘丸

    药方名称红娘丸处方红娘子、福矾(枯)、全蝎、真石灰各等分。制法先将饼药盛于盏内,火上煎,候微沸即投石灰,次投堵药末即为丸,微干。功能主治虫牙。用法用量以绵包丸安患处。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九

  • 国老散

    《幼幼新书》卷二十引《聚宝方》:国老散药方名称国老散处方甘草(炙)银柴胡秦艽大乌梅肉(焙干)各60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小儿骨蒸热久,三焦壅滞,不思饮食。用法用量每次1~2克,食后热汤点服。注意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