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为歪头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增订伪药条辨》。为菊花药材之一种,详菊花条。
运气中六气的变化之一。《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少阳所至为茂化。”少阳之气到来,火气敷布,万物茂盛,故名茂化。
疾病变化过程中出现风证的现象。如眩晕,震颤,四肢抽搐、强直,乃至卒然昏仆等。温病热伤下焦肝肾可以化风而发生痉、厥、瘛疭等症,吴鞠通用大、小定风珠治疗。《温病条辨·下焦篇》:“既厥且哕,脉细而劲,小定风
即蔽心骨。详鸠尾骨条。
《辨证录》卷十方。熟地黄一两,山茱萸四钱,白芍药、当归各五钱,五味子、炒栀子一钱,玄参、牡丹皮各三钱。水煎服。治多怒拂抑,心烦意躁,至夜口干舌燥,寐少等症属肾水不足者。
见《救荒本草》。为枳椇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指经期忽然作渴误食生冷,遍身潮热,痰气急满,恶寒,四肢厥冷一证。治宜辛温解表。方用五积散之类,或酌情用厚朴、陈皮、茯苓、白芷、枳壳、川芎、半夏、香附、苍术、柴胡、干姜、青皮
苔质致密,颗粒细腻,中心稍厚,边周较薄,擦之不去,刮之不脱,舌面如罩着一层粘液,呈油腻状。为胃中阳气被阻,痰湿内盛之候,多见于湿浊、痰饮、食积、顽痰等一类病证。
小便不利症之一。见《症因脉治》卷四。指与岁运气候有关的小便不利症。阳明司政,燥热加临而见发热烦渴,小便不利,右脉数大者,宜用知母石膏汤、清燥汤。少阴司政,火胜而见发热舌赤,小便不利,左脉数大者,宜用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