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肝郁胁痛

肝郁胁痛

证名。指气机郁结所致的胁痛。多由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气阻络痹所致。《金匮翼·胁痛统论》:“肝郁胁痛者,悲哀恼怒,郁伤肝气,两胁骨疼痛,筋脉拘急,腰脚重滞者是也。”甚则可见胁痛难忍,或胁腋牵痛,烦躁易怒等。肝郁日久并能化火。治宜解郁理气为主,兼以清泄郁火,如枳壳煮散金铃子散调肝散小龙荟丸等方。参见肝气胁痛肝火胁痛条。

猜你喜欢

  • 救荒野谱

    见野菜谱条。

  • 肉刺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三十:“脚趾间生肉如刺,谓之肉刺。”又名鸡眼。本病因鞋紧窄,或足骨畸形,局部长期受压、磨擦,使皮肤局限性增厚而成。多生于足底前端或足趾部。数目不一,似豌豆大,状如鸡眼,根部深陷,

  • 干喉风

    病名。喉风病之一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七。方用:朴硝、川乌、当归、牛膝、麝香、脑子、硼砂、荆芥、薄荷、甘草、葛粉、全蝎,为末,用清水泔调。春用菘菜汁调,夏用黄麦汁调。如不能吞,用豆腐切如棋子块,蘸药

  • 东方蓼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荭草之别名,详该条。

  • 刘立之

    【介绍】:见刘开条。

  • 润下

    又称缓下。用于不宜峻下的肠燥津枯的病证。如老年人肠燥便秘或习惯性便秘,以及孕妇或产后便秘,采用的药物多属甘平而润滑,如火麻仁、郁李仁、蜂蜜等。又如大肠热结而津液枯燥的便秘,则用滋阴增液的药物,如玄参、

  • 王廷俊

    【生卒】:?~1867【介绍】:清医家。字寿芝。四川成都人。攻读《内经》、仲景著作及诸家学说。约10年读书所蓄之疑,得陈修园《伤寒论浅注》豁然而解,自此诊治精进,以善于仲景方著称。撰有《寿芝医案》、增

  • 薛雪

    【生卒】:1681~1770【介绍】:清代著名医家。字生白,号一瓢。江苏苏州人。因母多病而究心医学,博览群书,精于医术,与叶天士齐名,常互相抨击。薛氏长于温热病,但不屑以医名,故少著述。一般认为《湿热

  • 擒拿法

    推拿方法名。①泛指捏、拿一类的推拿方法。②是使咽喉肿胀疼痛剧烈的病人可以进食的一种推拿手法。又称喉科擒拿法、宽喉法。操作方法有二种:①病人正坐,医生立于一侧,将病人的一侧上肢侧平举,用与病人同侧之手的

  • 神术平胃散

    《症因脉治》卷一方。苍术、防风、甘草、石膏、知母、厚朴、陈皮。水煎服。治外感湿热,胃脘作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