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东中草药》。即小飞扬草,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腹结,见该条。
出《吴普本草》。即菟丝子,详该条。
病证名。指血虚不能濡养肢体而致的痹症。《医学入门》卷五:“血虚痹者,皮肤不仁,济生防风汤,或黄芪建中汤去饴加桂枝。挟瘀血者,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竹沥、姜汁。挟痰者,手足麻痹,多睡眩晕,济生茯苓汤或二陈
农历六月。《素问·藏气法时论》:“脾主长夏。”
见《陕西中草药》。为蓝布正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医林改错》卷上:“紫印脸,脸如打伤血印,色紫成片,或满脸皆紫,皆血瘀所致。”治疗:内服通窍活血汤。相当于色素沉着症。
见《救荒本草》。为马兰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即所谓“三世医书”之一。唐·孔颖达《礼记正义》:“三世者,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诀》,又云《夫子脉诀》……。”成书年代不详,已佚。
书名。2卷。清·柯逢时撰。见武昌医学馆丛书八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