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撞刺生翳外障。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金龙胆草,详该条。
见上关条。
隋唐时期医官职称。为太医署最高官职,共2人,全面负责太医署的医疗和教学工作,官阶从七品下。
攻伐,或作伤害。《素问·痿论》:“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
见《分类草药性》。为蛇蜕之别名,详该条。
见《石雅》。为云母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崔季舒条。
书名。明·朱(周定王)、滕硕、刘醇等编。168卷。刊于15世纪初。系明初编修的一部大型医学方书。书中广泛辑集明以前的医籍和其他有关著作分类整理而成。原书今仅存残本,清初编《四库全书》时将本书改编为42
出《素问·宣明五气篇》。涎出于口,口为脾窍,故涎为脾液。参见五脏化液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