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吉祥草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泄泻而腹满的病症。参见泄泻条。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即疳湿。详该条。
即齿,详该条。
又称去瘀生新、活血生新、化瘀行血。是祛除瘀血、流通血脉的方法。血液由于阻滞而变为瘀血,须去除才能使血脉流畅。用桃仁、生地、丹皮、赤芍、当归、川芎、红花、三七、丹参等药。
病证名。见《医学入门》卷五。即蓄血发黄。《证治汇补》卷三:“瘀血发黄,喜忘如狂,溺清,便黑。”《张氏医通·杂门》:“有瘀血发黄,大便必黑,腹胁有块或胀,脉沉或弦,大便不利,脉稍实而不甚弱者,桃核承气汤
病名。见《竹林女科证治》。指经血来潮过期不止。治疗参见月经过多、经漏条。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一。指夏季感受暑热,肺受热灼,清肃失常所致的气喘。证见喘促,多汗,烦躁或身体发热,静则多言等。治宜解暑,清热或兼益气,如白虎汤、清暑益气汤、益元散等方。
出《诸病源候论》卷十。即痘疮。详该条。
出《吴普本草》。即菟丝子,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