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素问·大奇论》:“肝雍,两胜满,卧则惊,不得小便。”多因愤郁气逆积湿生痰蕴蒸而成。初起期门穴处微肿隐痛,牵引胁肋,拒按,或便溺则疼痛加重,或侧卧咳嗽,脉弦数,常见恶寒发热。继则局部胀痛加剧,
病名。①系指牙龈生疔色黑。多由阳明火毒、或大肠经湿热薰蒸而成。为疔生于牙缝龈肉上,其色黑,且麻木而痒,或破溃后流脓血,疼痛甚剧,连及腮项。“牙疔牙缝胃火成,大肠湿热亦可生。肿如粟米连腮痛,若兼麻痒即黑
见广嗣纪要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辛夷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金匮要略》。指鼻涕清稀如水,喷嚏频频。参见鼽条。
出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即孤浆。详该条。
【介绍】:见石芾南条。
元代医官职称。隶属于医学提举司,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官阶正八品。
又名灵龟飞腾、飞腾八法、奇经纳卦法。其法以奇经八脉的八穴为基础,配合八卦、九宫和天干、地支的变易,以推算人体气血盛衰情况来决定某日某时治病应取的穴位。一般取主穴和配穴各一个。此法从总体来看,认识到人体
出《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即疮疡内托法,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