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脱臼

脱臼

病名。即关节面失去了正常连接。见《圣济总录》卷一百四十五。又名脱位出臼骨出脱髎脱骱骱失。多因跌打、坠撞所致。按病因可分为外伤性、习惯性、病理性及先天性脱臼四种。以外伤性为多见。按脱出程度可分为全脱、半脱;按脱出方向又分为前、后、上、下及中心脱臼等。每当脱后患部有肿胀、疼痛,明显畸形,弹性固定及功能障碍。治宜手法复位,必要时还可在麻醉下切开复位,适当固定及功能锻炼。初期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内服复元活血汤复元通气散七厘散,外敷乌头膏或栀乳散;中、后期宜和营止痛、舒筋活络,内服壮筋养血汤小活络丸,外用海桐皮汤五加皮汤或损伤洗方浸洗。并结合功能锻炼。习惯性脱臼宜内服补肝肾、壮筋骨之剂;病理性脱臼除手法或手术矫正;若合并有骨折者,应同时给予整复固定。

猜你喜欢

  • 暴赤眼后急生翳外障

    病名。出《秘传眼科龙木论》。与赤眼后生翳同,详该条。

  • 口糜

    证名。指口腔内泛现白色糜点,形如苔藓。《素问·至真要大论》:“火气内发,上为口糜。”《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源流》:“脏腑积热则口糜,口糜者,口疮糜烂也,宜局方凉膈散;心热亦口糜口疮多赤,宜花粉末掺之

  • 逼牙风

    病名。见《喉危治异》。多由阳明邪热上冲,或肾水虚亏,虚火上炎,致满口牙齿动摇,牙缝出血,或龈肉呈红紫色。治法:属邪热上冲所致者,宜清热泻火,可选用清胃散、黄连解毒汤等加减。属虚火上炎者,宜滋阴降火,可

  • 臀骱骨出

    病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髋关节出臼,详胯骨出条。

  • 三焦

    ①六腑之一。是脏腑外围最大的腑,又称外腑、孤腑。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难经·三十一难》:“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分上焦、中焦

  • 赛金丹

    书名。2卷。清·蕴真子集。刊于1847年。本书以介绍验方治疗为主。卷上杂论养生、病机、用药、炮制等,并附铜人图;卷下分列风寒、瘟疫、疟疾等多种病症的简易单方。

  • 蜀椒

    出《神农本草经》。即花椒,详该条。

  • 立制石

    出《神农本草经》。为石之别名,详该条。

  • 汤头钱数抉微

    书名。汪昂撰。又《章氏重订补注汤头歌括》,4卷。章纳川编集。初刊于1913年。卷1汤头钱数,主要是章氏所撰有关用药分量的若干文章;卷2为汪昂的《汤头歌诀》,由章氏予以补注;卷3为章氏所编《新加温病汤头

  • 习惯性流产

    病名。即滑胎。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