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淫羊藿之别名,详该条。
见《贵州草药》。为大巢菜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晋代医生。善治喘病,自拟三物散治喘,效果较好。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南行方》3卷,已佚。
书名。1卷。清·吴砚丞撰。刊于1853年。书中简要地介绍了麻疹的病原、脉症、各种兼证、禁忌以及备用诸方等。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见《中药志》。为白芥子之别名,详该条。
指出疹发热。为正气鼓毒外透的病机。清·郑卜年《瘄略》:“出瘄发热,愈壮愈妙,热壮斯能尽透。但须知此热,乃从胃腑中郁蒸而出,断不可误谓表邪,以大开其毛窍。”麻疹在疹出之前,需要发热,因发热可以鼓其邪毒外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霍乱》。因脾气素虚,水饮不节,痰饮聚于中脘,升降失常所致。症见胸前懊憹不舒,心胁下闷痛,时时欲呕,兀兀欲吐,或时腹如雷鸣,或时怔忡惊悸,忽尔呕泻,胸腹大痛。脉多滑大,或沉滑或滑数
体表皮肤和附着于皮肤的毫毛的合称。《素问·五脏生成论》:“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皮毛与肺敷布的卫气有密切关系,肺卫之气足,则肌表固密,身体抵抗力强,不易受外邪侵袭。肺卫之气虚,则皮毛腠理疏松,易受风
病名。见《外科摘录》卷二。即疠风。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