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三。指由情志、房劳损伤阴精所致的三消。悲哀过度伤肺为上消。症见干渴而饮水不多,气怯喘咳。治以生脉散、人参固本丸等方。思虑太过伤脾为中消。症见时食时饥,饥不欲食。治以地黄膏、琼玉
手少阳经脉气所行之处。即颞浅动脉。位于耳前陷者中,以手按之,其动应指。耳前动脉处有和髎、耳门等穴。《灵枢·厥病》:“耳鸣,取耳前动脉。”《素问·三部九候论》:“上部人,耳前之动脉。”
见医学粹精条。
病名。指接触沥青而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见《中医外科学讲义》(上海中医学院编)。因体质特异,沥青热毒入侵,蕴郁肌肤所致。以颜面、颈、手指及前臂等暴露部位多见。初起为光泽红斑,干燥灼痛或瘙痒;继则肿胀,皮肤
①证名。出《素问·咳论》。指气体从肛门排出,亦称矢气,俗称放屁。失气频频,多因脾虚饮食不化,或肝胃气滞所致。治宜健脾消食,行气和中。伤寒阳明腑实也见矢气,腹满。参见转矢气条。②指丧失真气之意。《灵枢·
【介绍】:见龙柏条。
外治法之一。见《理瀹骈文》。按成方配伍,将有关药物研成极细粉备用。用时使药粉直接接触疮面者,谓之掺药。根据疮疡性质、发病阶段和药物作用的不同,分为消散、拔毒、去腐、生肌、止血、平胬等数种。临证针对病情
指二十八经脉会合之处。手足十二经左右共二十四脉,加任脉、督脉、阳蹻脉、阴蹻脉共二十八脉。《灵枢·玉版》:“经脉二十八会,尽有周纪。”马莳注:“二十八会者,手足十二经左右相同,共有二十四脉,加以两蹻、督
见《金匮要略》。即甘草小麦大枣汤,见该条。
见六种新编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