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臊疳

臊疳

病证名。见《洞天奥旨》卷十二。即瘙疳。见该条。

猜你喜欢

  • 李岚溪

    【介绍】:见谢毓秀条。

  • 服气精义论

    气功学著作,唐·司马承祯著。本书包括导引、符水、服药、慎忌、五脏、疗病、病候等部分,论述以气功为主的卫生医疗技术及辟谷服药之方。认为“吸引晨霞,攴漱风露,养精源于五脏,导荣卫于百关,既祛疾以安形,复元

  • 铜钱草

    ①见《广西中草药》。为广东金钱草之别名,详该条。②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大金钱草之别名,详该条。③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虎耳草之别名,详该条。④见《浙江中药手册》。为积雪草之别名,详该条。

  • 痀挛

    出《灵枢·邪客》。即拘挛。详该条。

  • 枳壳川连汤

    《症因脉治》卷四方。枳壳、黄连。水煎服。治热积腹痛,身热腹热,烦躁不寐,时作时止,痛则汗出,或痛而一汛即欲下利,一利即止。若胸前满闷加砂仁;小便不利加木通、滑石;大便秘结加大黄、玄明粉。

  • 太医局判局

    宋代医官职称。曾一度为太医局副长官,其职位在太医局提举之下。该职系选择熟悉医药之人才充任,共2人。

  • 阴茧

    病名。见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因肝火湿热太甚下注,或新婚伤损,或交合不洁染毒而成。症见阴户一侧或两侧结肿,形如蚕茧。治宜清肝泻热解毒。方用逍遥散加减,或用甘草水薰洗。

  • 冻风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即冻疮。详该条。

  • 乌鱼

    见《滇南本草》。即鳢鱼,详该条。

  • 肝气犯胃方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三方。乌药汁七匙,枳壳汁、木香汁各五匙,白芍药汁二十匙,灶心土一钱,炒砂仁三分。将后二味煎汤,冲诸汁服。治食痹,胃痛上支两胁,里急,饮食不下,膈咽不通,食入即痛,吐出乃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