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艾附暖宫丸

艾附暖宫丸

《中国药典》:艾附暖宫丸

药方名称艾附暖宫丸

处方艾叶(炭)120g香附(醋制)240g吴茱萸(制)80g肉桂20g当归120g川芎80g白芍(酒炒)80g地黄40g黄芪(蜜炙)80g续断60g

性状为深褐色至黑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气微,味甘而后苦、辛。

炮制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10~13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理气补血,暖宫调经。用于子宫虚寒,月经不调,经来腹痛,腰酸带下。

用法用量口服,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仁斋直指附遗》卷二十六:艾附暖宫丸

药方名称艾附暖宫丸

处方艾叶(大叶者,去枝、梗)90克 香附子(去毛)180克(俱要合时采者,用醋1升,以石罐煮一昼夜,捣烂为饼,慢火焙干)吴茱萸(去枝、梗)大川芎雀脑者)白芍药(酒炒)黄耆(取黄色、白色软者)各60克当归(酒洗)90克续断(去芦)45克 生地黄30克(酒洗,焙干)官桂1.5克

制法共为细末,米醋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经暖官,养血安胎。妇人子宫虚冷,带下白浊,面色萎黄,四肢疼痛,倦怠无力,饮食减少,月经不调,血无颜色,肚腹时痛,久无子息。(不孕)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淡醋汤送下。

注意服药期间,忌恼怒、生冷。

摘录《仁斋直指附遗》卷二十六

《直指附遗》卷二十六:艾附暖宫丸

药方名称艾附暖宫丸

处方艾叶(大叶者,去枝梗)3两,香附(去毛)6两(俱要合时采者,用醋5升,以瓦罐煮1昼夜,捣烂为饼,慢火焙干),吴茱萸(去枝梗)2两,大川芎(雀胎者)2两,白芍药(用酒炒)2两,黄耆(取黄色、白色软者)2两,川椒(酒洗)3两,续断(去芦)1两5钱,生地黄(生用)1两(酒洗,焙干),官桂5钱。

制法上为细末,上好米醋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暖子宫,调经止痛。主妇人子宫虚冷,带下白淫,面色萎黄,四肢酸痛,倦怠无力,饮食减少,经脉不调,血无颜色,肚腹时痛,久无子息。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食前淡醋汤送下。

注意戒恼怒、生冷。

摘录《直指附遗》卷二十六

《回春》卷六:艾附暖宫丸

药方名称艾附暖宫丸

处方香附米1斤(4两醋浸,4两汤浸,4两童便浸,4两酒浸,各浸1宿,焙干),北艾叶(焙干,捣烂,去灰,醋浸,炒)4两,当归1两,川芎1两,白芍(酒炒)1两,熟地黄(姜汁炒)1两,玄胡索子(炒)2两,甘草(生用)8钱。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子宫虚寒,经水不调,小腹时痛,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空心米汤送下;酒亦可。

摘录《回春》卷六

女科切要》卷二:艾附暖宫丸

药方名称艾附暖宫丸

处方艾叶香附(四制)、玄胡、熟地、甘草

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血癖;子宫虚寒,经水不调,小腹时痛,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每服80丸,米汤送下。

摘录女科切要》卷二

古今医鉴》卷十一:艾附暖宫丸

药方名称艾附暖宫丸

处方南香附子(去毛净)1斤(分4制:酒浸4两,醋浸4两,盐汤浸4两,童便浸4两,3日焙干,为细末),北艾叶(温水洗净、焙干,研烂,筛去灰,醋浸,炒干)2两,当归(酒洗)2两,川芎2两,白芍(酒洗)2两,熟地2两。

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理气补血,调经种子。主妇人百病;妇人经水不调,临行作痛,子宫虚冷,不能孕育。

用法用量每服80丸,淡醋汤送下。

各家论述1.《医林纂要》:四物以荣肝血,艾、附以暖子宫,醋以敛之,使不妄行。要以温养子珠,而为生物之本。

2.《成方便读》:凡妇人调经一法,首先理气,以气顺则血亦顺也。夫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难于生育,温则易于成孕。故方中以香附理气分,艾叶暖子宫,合四物而用,宜乎可治以上诸证也。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一

猜你喜欢

  • 新制消结汤

    药方名称新制消结汤处方老君髯30克,白花草60克,二郎箭0.5克,九头狮子草30克。功能主治祛痰、疏气、消炎、行瘀、开窍、败毒、通络。主痰凝气聚,瘀热阻遏,经络不通。用法用量取用猪颈杀口处之肉同上药共

  • 复方矮地茶糖浆

    药方名称复方矮地茶糖浆处方矮地茶100g,铁包金100g,金樱子100g,岗梅50g,沙参50g。制法将上药锉碎,煮提两次,过滤,滤液合并,浓缩至400毫升时,静置沉淀,取上清液过滤。另取蔗糖88g制

  • 柴胡清燥汤

    《寒温条辨》卷五:柴胡清燥汤药方名称柴胡清燥汤处方柴胡3钱,黄芩2钱,陈皮1钱,甘草1钱,知母2钱,花粉2钱,蝉蜕(全)10个,白僵蚕(酒炒)3钱,大枣2枚。功能主治温病数下后余热未尽,邪与卫搏,热不

  • 加减左归饮

    《疬科全书》:加减左归饮药方名称加减左归饮处方熟地3钱,萸肉3钱,枸杞3钱,茯苓3钱,广陈皮3钱,山药2钱,半夏2钱,三七1钱,炙甘草1钱,郁金钱半。功能主治瘰疬由内伤咳嗽日久而来者,名伤肺疬。用法用

  • 乳吮散

    药方名称乳吮散处方枇杷叶7.5克(去毛,炙焦黄色)母丁香7.5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婴儿吐乳不定。用法用量每服0.3~0.5克,涂乳上吮儿,便止。摘录《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

  • 练石散

    药方名称练石散别名鹿角散处方鹿角8两(烧作灰),白蔹2两,粗理黄色磨石1斤(烧令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痈结肿坚如石,或如大核,色不变,或作石痈不消。毒肿,痛不可忍。用法用量鹿角散(《圣惠》卷六十四

  • 狗宝丹

    药方名称狗宝丹处方芭蕉头(去泥)120克 苦楝根皮(洗净)120克 新桑根皮120克绿豆子120克 白云苓30克 猪后腿精肉250克 小狗子1只(产下二十日止,满月者不用,以绳吊死,去毛,切作4块)功

  • 出声消肺散

    药方名称出声消肺散处方人参、茯苓、半夏曲、甘草、橘红、干葛、黄芩、桔梗、薄荷、五味子、杏仁、连翘、犀角屑。功能主治咽喉病,痄腮,梅核气。用法用量水煎,加蜜2钱服。摘录《观聚方要补》卷七引《经验秘方》

  • 杏参饮

    药方名称杏参饮处方人参桑白皮橘红大腹皮槟榔白术诃子(面裹,煨,取肉)半夏(汤泡七次)桂心(不见火)杏仁(去皮、尖,炒)紫菀(洗)甘草(炙)各等分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温补肺气,化痰平喘。治因坠堕惊恐,

  • 参耆内托十宣散

    药方名称参耆内托十宣散处方人参1钱5分,黄耆2钱,陈皮8分,甘草3分,升麻1钱,茯苓1钱,白术,泽泻2钱,当归2钱,川芎、生地、白芍、黄芩、乌药、前胡、黄柏、知母、天花粉。功能主治流注发背。用法用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