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茭白

茭白

《中药大辞典》:茭白

药材名称茭白

拼音Jiāo Bái

别名出隧、蘧蔬(《尔雅》),绿节(《西京杂记》),菰菜、茭首(孟诜),菰首(《本草拾遗》),菰笋、菰手、茭笋(《本草图经》),茭粑(《纲目》),茭瓜、茭耳菜(《植物名实图考》)。

出处本草图经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花茎经茭白黑粉的刺激而形成的纺锤形肥大的菌瘿

原形态菰(《别录》)又名:蒋草(《说文》),菰蒋草、茭草(陶弘景)。

多年生草本。具根茎,须根粗壮;秆直立,高90~180厘米,基部节上具不定根。叶鞘肥厚,长于节间,基部者常具横脉纹;叶舌膜质,略呈三角形,长达15毫米;叶片扁平,线状披针形,长30~100厘米,宽10~30毫米,下面光滑,上面粗糙。圆锥花序长30~60厘米,分枝多数簇生,上升或基部者开展;雄性小穗通常生于花序下部,具短柄,常呈紫色,长10~15毫米,外稃具5脉,顶端渐尖或具短芒,内稃具3脉,雄蕊6,花药长6~9毫米;雌性小穗多位于花序上部,长15~25毫米,外稃具5条粗糙的脉,芒长15~30毫米,内稃具3脉。颖果圆柱形,长约10毫米。花期秋季。

生境分部生长于湖沼水内。分布我国南北各地。

性味①孟诜:"寒。"

②《本草拾遗》:"味甘,无毒。"

归经①《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经。"

②《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经。"

功能主治解热毒,除烦渴,利二便。治烦热,消渴,黄疸,痢疾,目赤,风疮。

①孟诜:"利五脏邪气,酒皱面亦,白癞,疬疡,目赤,热毒风气,卒心痛,可盐、醋煮食之。"

②《本草拾遗》:"去烦热,止渴,除目黄,利大小便,止热痢,解酒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

注意①孟诜:"滑中,不可多食。"性滑,发冷气,令人下焦寒,伤阳道;禁蜜食,发痼疾;服巴豆人不可食。"

②《本草汇言》:"脾胃虚冷、作泻者勿食。"

③《随息居饮食谱》:"精滑便泻者勿食。"

复方①催乳:茭白五钱至一两,通草三钱。猪脚煮食。(《湖南药物志》)

②治小儿风疮久不瘥:烧菰蒋节,末以敷上。(《子母秘录》)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茭白

药材名称茭白

拼音Jiāo Bái

英文名Wildrice stem

别名出隧、绿节、菰菜、茭首、菰首、菰笋、菰蒋子、菰手、茭笋、茭粑、茭瓜、茭耳菜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1.《本草纲目拾遗》:菰菜,生江东池泽。菰葑上如菌葑,是菰根岁久浮上水者。菰首,生菰蒋草心,至秋如小儿臂,故云菰首。更有一种小者,擘肉如墨,名乌郁,人亦食之。

2.《蜀本草》:《图经》云,菰,生水中。叶似蔗获,久,根盘厚,夏月生菌,细,堪啖,名菰菜,三年以上,心中生台如藕,白软,中有黑脉,堪啖,名菰首也。

3.《日华子本草》:菰叶,利五脏。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菰的嫩茎秆被菰黑粉刺激而形成的纺锤形肥大的部分。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izania caduciflora (Turcz.ex Trin.) Hand.- Mazz.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菰,多年生草本,常有根茎。秆直立,高90-180cm。叶鞘肥厚,长于节间,基部者常有横脉纹;叶舌膜质,略成三角形,长达15mm;叶片扁平而宽广,表面粗糙,背面较光滑,长30-100cm,宽10-20mm。圆锥花序大型,长30-60cm,分枝多簇生,开花时上举,结果时开展;雄小穗长0-15mm两侧多少压扁,常带紫色,常着生于花序下部开展或上繁荣昌盛的分枝上,脱节于小穗柄上,惟其柄较细弱;颖退化不见;外稃先端渐尖或有短尖头,并有5脉,厚纸质;花药6-9mm;雌小穗长15-25mm,外稃有芒长15-30mm,内稃与外稃同质,常均有3脉,为外稃所紧抱;雄花中有6枚发育雄蕊。颖果圆柱形,长约10mm。花、果期秋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为湖沼水塘内的栽培作物。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适应性强,温暖、寒冷的气候均能生长。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活的水田栽种。

栽培技术,繁殖方法:用分株繁殖。春季,将老株挖起,分成数丛,每丛有苗2-3株,按行株距50cm×40cm栽种。

田间管理,栽徨每年中耕除草2-3次,追肥1-2次。

性味味甘;性寒

归经肝;脾;肺经

功能主治解热毒;除烦渴;利二便。主烦热;消渴;二便不通;黄疸;痢疾;热淋;目赤;乳汗不下;疮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注意脾虚泄泻者慎服。

复方①催乳:茭白五钱至一两,通草三钱,猪脚煮食。(《湖南药物志》)②治小儿风疮久不瘥:烧菰蒋节,末以敷上,(《子母秘录》)

各家论述1. 孟诜:利五脏邪气,酒皶面赤,白癞,疬疡,目赤,热毒风气,卒心痛,可盐、醋煮食之。

2.《本草拾遗》:去烦热,止渴,除目黄,利大小便,止热痢,解酒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有柄石韦

    药材名称有柄石韦别名石韦、小石韦、长柄石韦、石茶、独叶草、牛皮草、金瓢羹、金茶匙、小尖刀来源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有柄石韦Pyrrosia petiolosa Christ)Ching,以全草入药。夏秋采

  • 羊靥

    《中药大辞典》:羊靥药材名称羊靥拼音Yánɡ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甲状腺体。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化学成分参见"牛靥&qu

  • 党参

    《中国药典》:党参药材名称党参拼音Dǎnɡ Shēn英文名RADIX CODONOPSIS别名东党、台党、潞党、口党来源本品为桔梗科植物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 水红木叶

    药材名称水红木叶拼音Shuǐ Hónɡ Mù Yè别名吊白叶、粉帕叶、炒面叶、揉白叶、粉桐叶、灰叶子、野灰靛叶、摸翻脸、翻脸叶、马番莲、抽刀红、捏面樟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水红木的叶或树皮。拉丁植

  • 毛叶嘉榄

    药材名称毛叶嘉榄拼音Máo Yè Jiā Lǎn别名棵麻。来源药材基源:为橄榄科植物羽叶嘉榄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uga pinnata Roxb.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刮去粗皮,切碎,

  • 啤酒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啤酒花药材名称啤酒花拼音Pí Jiǔ Huā别名忽布、香蛇麻、野酒花来源桑科葎草属植物啤酒花Humulus lupulus L.,以未成熟的绿色果穗入药。8~9月间,果穗

  • 白三七根

    药材名称白三七根拼音Bái Sān Qī Gēn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景天科植物碗豆七的根。性味味苦涩,性凉。功能主治理气,收涩,消肿。治痢疾,腹泻,喉炎,劳伤,跌打损伤,红肿疼痛。用法用

  • 小青

    药材名称小青拼音Xiǎo Qīnɡ别名红刺毛藤、灯托草、五兄弟、五托莲、毛青杠、斩龙剑、毛不出林、矮茶子、蛇药、狮子头出处小青始出《本草图经):"小青生福州。三月生花当月采叶。"并附药图。《纲目》收入

  • 蠮螉

    《中药大辞典》:蠮螉药材名称蠮螉拼音Yē Wēnɡ别名细腰蜂(《庄子》),蒲卢(《毛诗传》),土蜂(《广雅》),缸瓦蜂(《本草求原》)。出处《本经》来源为蜾臝科昆虫蜾臝的全虫。原形态蜾臝(《诗经》)体

  • 壁钱幕

    《中药大辞典》:壁钱幕药材名称壁钱幕拼音Bì Qián Mù别名壁茧(《本草拾遗》),白蟢窠(《海上方》),壁钱窠幕、白蛛窠(《纲目》),壁蟢窠(《外科全生集》),喜儿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