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明末清初医家。字六苍。江苏琴川(常熟城内)人。长于痘科,主张审证处方要随时变易,参照古人之说而不泥古。曾采集过去诸名家之说,由博返约,著成《痘科约囊》一书。
针灸体位名。见卧位条。
见《科学的民间药草》。为香加皮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赪桐叶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疝证之一。出《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小儿贪食不节,则势必影响中焦消化功能,因而积久生湿,湿郁生热,以致湿热之气下注,流入阴囊,复被风湿之邪外侵,则成本证。发作时阴囊红肿松弛,常常刺痛,
证名。见朝食暮吐条。
见《补缺肘后方》。为牡蛎之处方名,详该条。
刺法之一。指在穴位及其周围作分散的多点刺激。《素问·诊要经终论》:“冬刺俞窍于分理,甚者直下,间者散下。”
【介绍】:见王贤条。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于翰林医官院。官阶从九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