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黑水凝翳内障,又名黑花翳,瞳神微大,瞳内微现青白色”(《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详黑水凝翳内障条。
大指的别名。
古病名。指湿温误治的重症。《伤寒类证活人书》卷六:“两胫逆冷,胸腹满,多汗,头目痛苦,妄言,此名湿温也,……其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治在太阴。脾属土主湿,不可发汗,汗出必不能言,耳聋,不知痛所在,身青
解剖部位。见《医学入门》。指鼻中隔。
泛指脾的各种热证。《素问·刺热篇》:“脾热病者鼻先赤。”又“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可由外感热邪深伏,或胃肠积热,或嗜酒,或过食肥甘燥热等所致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即草血竭,详该条。
经验方。见《外伤科学》(广东中医学院)。煅石膏、升丹各15克。为细末,掺于疮面;或制成药线插入疮中,外盖膏药或油膏,每日换药一至二次。功能提脓祛腐。治流痰、附骨疽、瘰疬等溃后腐肉难脱,脓水不净者。
病名。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即坏疽漏。参见该条。
病名。即肛漏。详该条。
病证名。外邪侵犯足厥阴经所致。《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若十二经络外感六淫,则其气闭塞,郁于中焦,气与邪争,发为疼痛,属外所因。”又:“足厥阴心痛,两胁急,引小腹连阴股,相引痛。”参见心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