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①出《疡医准绳》卷四。生于足心涌泉穴之痈疽。又名涌泉痈、井泉疽、足心痈、足心发、脚心痈、脚心毒、足底疔、穿心疔、水疔、病穿板、脚底穿心疔、穿板疽、丹疽、掌心疽、穿板龟、穿窟天蛇。因肾经虚损,湿热
病证名。肛门脱出,有的在大便时肛门下脱,便后又慢慢收合,但也有病延日久,肛门滑脱不收,不能自然收缩者。主要是由于泻痢日久,中气虚弱,肠薄脂消,使肛门滑脱不收。每多伴见面色青黄,唇色淡白指头发冷等。治以
出《素问·玉机真脏论》。泛指全身长大的骨骼,如股骨、肱骨、髋骨等。
见《药材学》。为八楞木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刘若金条。
见《济世养生集》。即急救痧药丸,见该条。
指腹腔内潴留的液体。《灵枢·百病始生》:“膜胀则肠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积。”
【介绍】:晋代医生。字敬之。治病常兼用符咒等。
见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条。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黄水疮。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