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不论刚痉、柔痉,凡因风寒而致者,为风寒痉。《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七:“病者身热足寒,头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脉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以发热恶寒、不恶寒、有汗、无汗、分刚柔者,风
《串雅内编》卷一方。人参、柴胡、当归、菖蒲、生酸枣仁、半夏各一两,甘草、郁金、神曲、天南星各五钱,白芍药四两,附子一钱,茯苓三两。水煎服。治精神痴呆,抑郁不舒。本方早见于《石室秘录》卷三,名救呆至神汤
病名。《医学入门》:“乳悬,乃产后瘀血上攻,忽两乳伸长,细小如肠,直过小腹,痛不可忍,名曰乳悬,危证也。”治疗参《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宜浓煎芎归汤,不时饮之,以其余药熏鼻,则瘀散乳即上升。如不
即紫金锭,见该条。
用滋润药以治疗燥证的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燥者润之。”燥证分内燥、外燥二种。外燥是外感燥气致病,内燥是内脏津液亏损之证。润燥分为轻宣润燥、甘寒滋润、清肠润燥、养阴润燥等。详各条。
治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清稍次于寒,温稍次于热。即偏于寒性的病证,可用温性的方药治疗。
病名。出清·不著撰人《外科集要论法》。即调疽。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病证名。惊风入肺而兼抽搐者。出《小儿药证直诀》。详惊涎入肺条。
见《要药分剂》。即巴旦杏仁,详该条。
音义同“燕”,烧灼的意思,指火针或用火烧灼等一类治疗方法。《灵枢·病传》:“或有导引行气、乔摩、灸、熨、刺、焫、饮药之一者,可独守耶?将尽行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