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指两足及足心有发热感觉。见《素问·刺热篇》。多因肾虚所致。《不居集·热症》:“足心如烙者,虚火烁阴,涌泉涸竭也。澄按:足少阴其脉斜从小指趋至足心,出于然骨,循内踝入跟,为涌泉穴。此经原多气而少血
见《本草纲目》。为雷丸之别名,详该条。
出《梁侯瀛集验良方》。为羊踯躅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肺病源流》。即肺痿。详肺痿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山小橘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竹林寺女科秘方》。即妊娠下血。详该条。
病证名。指脾气、脾阳不足所出现的证候。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脾胃经虚实寒热证治》:“脾虚寒病,泄泻,腹满,气逆,呕吐,心烦不得卧,肠鸣,虚胀,饮食不消,劳倦,虚羸,喜噫,四肢逆
病名。因药服或误服商陆过量中毒。症见恶心,呕吐,头痛,腹泻,语言不清,躁扰抽搐。严重者昏迷,直至死亡。宜中西医结合救治。文献有用甘草、冷稀粥频服以解毒止泻的记载。可参考。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即妊娠烦渴,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家。撰《新广药对》3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