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还魂草

还魂草

药材名称还魂草

拼音Hái Hún Cǎo

别名打不死

出处《陕西草药》

来源景天科植物轮叶景天全草。夏、秋季采,洗净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须根细。茎直立,不分枝。叶3~5片轮生或对生,矩圆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8厘米,宽2.5~3.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边缘有波状疏齿,叶下常苍白色,几无柄。伞房花序顶生,花密生,顶为半圆球形,直径2.5~6厘米;萼片5,披针形,长约1毫米;花瓣5,黄白色、淡绿色至白色,矩圆状椭圆形,长4~5毫米;雄蕊10;鳞片条状楔形;心皮5,矩圆形。花期7~9月。

生境分部生于高山坡草丛中或沟边石块中。分布四川、湖北、安徽、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山东至东北等地区。

性味苦涩,平。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止血。治创伤,无名肿毒,蛇咬及蝎螫。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或绞汁涂。

复方治蛇咬伤;鲜还魂草、土大黄仙茅参、明矾各适量,捣成泥状,敷伤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擘蓝

    药材名称擘蓝拼音Bò Lán别名苤蓝、撇蓝、茄连、甘蓝、玉蔓青、芥兰头、玉头、香炉菜。出处本品载于《滇南本草》,原名苤蓝。《农政全书》"芥蓝"条载:"但食根之菜,如芥、芦菔、蔓青之属,魁皆在土中;此则

  • 山杨柳

    《中药大辞典》:山杨柳药材名称山杨柳拼音Shān Yánɡ Liǔ别名黑杨柳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山杨柳的树皮。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原形态小乔木,高3米余。枝圆形,被有白色

  • 还阳草

    药材名称还阳草拼音Hái Yánɡ Cǎo别名三匹七(《陕西草药》),姜皮矮陀陀、王蝴蝶(《昆明民间常用草药》),黄花参(《贵州药植目录》)。出处《陕西草药》来源为景天科植物云南景

  • 芨芨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芨芨草药材名称芨芨草拼音Jī Jī Cǎo别名枳机草、席箕草来源禾本科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 (Trin.)Nevski,以茎基部及花、根状茎入药。生境分

  • 一支箭

    《中药大辞典》:一支箭药材名称一支箭拼音Yì Zhī Jiàn别名青藤(《分类草药性》),蛇咬子(《四川中药志》)。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瓶尔小草科植物一支箭或狭叶瓶尔小草等的带根

  • 羊踯躅根

    《中药大辞典》:羊踯躅根药材名称羊踯躅根拼音Yánɡ Zhí Zhú Gēn别名山芝麻根(《梁侯瀛集验良方》),巴山虎(《百草镜》),闹羊花根(《纲目拾遗》)。出处《纲目

  • 野丹参

    药材名称野丹参拼音Yě Dān Shēn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单叶血盆草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单叶血盆草"条。功能主治宽胸补气,去风湿,治疥疮。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 野席草根

    药材名称野席草根拼音Yě Xí Cǎo Gēn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灯心草科植物拟灯心草的根茎。夏、秋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龙须草"条。功能主治清利湿热。治尿路感染,小

  • 土百部

    药材名称土百部拼音Tǔ Bǎi Bù别名千锤打(《四川中药志》),滇百部、小百部(云南)。出处《中药材手册》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羊齿天门冬的块根。春、秋两季挖取,除去苗茎,洗净泥沙,晒干。原形态

  • 黑色鳞毛蕨根

    药材名称黑色鳞毛蕨根拼音Hēi Sè Lín Máo Jué Gē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黑色鳞毛蕨的根茎。原形态黑色鳞毛蕨,又名:黑足鳞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