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刘奎条。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二。又名紫靥疔。多生于足、腰胁、筋骨之间,初生便作紫泡,次日破流血水,甚则目红,指甲青,舌强神昏,睡语惊惕,此属肝经毒火而成,治同疔疮。
见《救伤秘旨》。即花蕊石散第二方,见花蕊石散条。
三十六黄之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气黄者,上气心闷,腹胁胀痛,两脚冷疼,睡卧不安,小便淋涩,状似脾黄。”《圣济总录》卷六十一:“气黄,病人初得,先从两脚黄肿,大小便难,心中战悸,面目虚黄,不能食
即尽根牙。
【介绍】:东汉时医生。是张仲景的弟子。
见《中医方药学》。为火炭母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肉苁蓉之药材名,详该条。
见《医门法律》卷六。即茵陈四逆汤,见该条。
指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于颈项的部分。若头部出现症状时,可先在项部的足太阳膀胱取穴治疗。《灵枢·寒热病》:“病始头首者,先取项太阳而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