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逆气

逆气

出《素问·藏气法时论》。指喘急气逆。有阳明气逆,肺络气逆,肾气上逆之分。《类证治裁·喘证论治》:“逆气,气上逆不得卧而息有音,……阳明脉逆,不得以其道,故不得卧而息有音也。……其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者。水者,循津液而流,肾为水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治阳明之气逆,四磨汤七气汤;治肺络之气逆,杏子汤小青龙汤越婢汤苏子降气汤;治肾气之逆,麻黄附子细辛汤、肾气汤、灵砂丹。”一般所指逆气,多指喘逆。《证治准绳》:“逆气者,但气上而奔急,肺壅而不下,宜详辨之。”参咳逆上气奔气、喘证条。

猜你喜欢

  • 孔子大圣知枕中方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方。又名孔子枕中散、孔圣枕中丹、枕中方。龟板、龙骨、远志、菖蒲各等分。为末,每服一方寸匕,水或酒送下。功能补心肾。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

  • 八棱麻

    见《药材学》。为八楞木之别名,详该条。

  • 食哮

    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指饮食厚味,痰壅气阻所致的哮吼。《医旨绪余·哮》:“有饮食厚味伤脾,不能运化而发者。脾伤则津液不得布散而生痰涎,壅塞经隧,肺气为之不利。”症见胸满腹痛,盗汗潮热

  • 肝气郁结不孕

    不孕症型之一。见陆成一《女界须知》。因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气血不和,冲任胞脉失于资助,不能摄精成孕,多伴有情志抑郁,胸胁不舒,乳房胀痛,月经失调等症。治宜疏肝解郁,养血调经。方用开郁种玉汤(《傅青主女

  • 曲江桑波

    【介绍】:清代藏医学家。著有《医学史甘露长河》,未见传世。

  • 开宝本草

    书名。统指《开宝新详定本草》及《开宝重定本草》。详开宝新详定本草条。

  • 水谷泻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又名水谷利。指小儿食物不化,与水液杂下的腹泻。多因脾胃素虚,饮食不慎,以致食物不消化而成。《小儿药证直诀》:“食不消,脾胃冷,故不能消化,当补脾,益黄散主之。”若其症伴有

  • 胎前吞酸

    病证名。亦名妊娠吐酸。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吞酸多因脾虚肝旺,伤于饮食,不得传化。有寒热之分:寒者,由脾胃不和,饮食太过,胃脘填塞,脾气不运而致,宜温养脾胃,用六君子汤加吴萸;热者,由于肝气郁滞,

  • 化痰青

    见《四川中药志》。为九头狮子草之别名,详该条。

  • 百会

    经穴名。代号DU20。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三阳五会、天满、巅上。属督脉。督脉、足太阳之会。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5寸,约当两耳尖连线之中点处。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左右颞浅动、静脉和左右枕动、静脉的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