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王伯龙《养儿宝》。又名闷肠生、梦生、闷脐生、生后不啼。包括寤生、草迷。指婴儿生下闷绝不啼,相当于新生儿窒息。
见《中药志》。为化橘红之别名,详该条。
见《金匮要略》。即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见该条。
病名。《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即虎口疔。见该条。
【介绍】:见朱权条。
病证名。指阳气虚衰而致的发热。见《丹溪心法·发热》。《景岳全书·杂证谟》:“阳虚者,亦能发热,此以元阳败竭,火不归源也。”《医碥》卷一:“阳虚谓肾火虚也。阳虚应寒,何以反发热?则以虚而有寒,寒在内而格
出《素问·五常政大论》。指病人托着胸部仰面太息,这是肺气壅塞的被迫动作。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即额疽发生在左右额角者。见该条。
指手太阴、手少阴、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五条阴经。《灵枢·经脉》:“五阴气俱绝则目系转,转则目运,目运者为志先死,志先死则远一日半死矣。”
《外科摘录》卷一方。远志肉二至三两。清酒煮烂,捣如泥,用油纸隔布扎敷患处。治痈疽肿毒初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