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针刺角度

针刺角度

进针时,针体和穴位皮肤间的角度而言。一般分为直刺斜刺横刺三种。采用何种角度主要与穴位的所在部位和治疗要求有关。有时同一穴位亦可采用不同角度进行针刺。

猜你喜欢

  • 肾痿

    证名。指骨痿。《医宗必读·痿》:“肾痿者,骨痿也。”详骨痿条。

  • 胃家

    泛指胃、大肠、小肠等胃肠而言。《灵枢·本输》:“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伤寒论·阳明病篇》:“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 尾骶骨痛

    证名。指脊椎下段尾骶骨部位作痛。见《中国医学大辞典》。多因肾脏精气亏耗,督脉受损,或寒湿侵袭,或血瘀气滞所致。疼痛常连及腰部,难以挺直。喜暖怕冷者,治宜温肾补督脉,可用温肾散,附桂八味丸;肾水不足者,

  • 血崩心痛

    病证名。见周怡观《秘珍济阴》。属杀血心痛范畴。详该条。

  • 假热

    指病因病理均属寒而表现出热的假象。参见真寒假热条。

  • 足少阴脉

    经脉名。即足少阴经。马王堆汉墓帛书载:“足少阴脉:出内踝窭(娄)中,上贯膊(腨),入(腘),出股,入腹,循脊内□兼(廉),出肝,入胜,系舌□。其病:病足热,膊(腨)内痛,股内痛,腹街,脊内兼(廉)痛,

  • 食哮

    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指饮食厚味,痰壅气阻所致的哮吼。《医旨绪余·哮》:“有饮食厚味伤脾,不能运化而发者。脾伤则津液不得布散而生痰涎,壅塞经隧,肺气为之不利。”症见胸满腹痛,盗汗潮热

  • 龙虎升腾

    即龙虎升降,见该条。

  • 手足厥逆

    证名。手足厥冷的别称。见《难经·十七难》。详手足厥冷条。

  • 清热退翳汤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卷五十二方。栀子(微炒)、胡黄连、木贼、赤芍药、生地黄、羚羊角、龙胆草、银柴胡、蝉蜕、甘草、菊花、蒺藜。加灯心,水煎服。治疳热上攻而致的眼疳,痒涩赤烂,眼胞肿疼,白睛生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