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针灸指南

针灸指南

针灸著作。①即《医技便巧针灸指南》。4卷,作者佚名。刊于1925年。本书卷1~3针灸指南说,泛论儒家及佛家哲理中有关性命,摄养等论述;其后又有山灵示德图、行乐图等与医学无关的内容;卷4载多种病证的针灸取穴,将穴位分为头阳(前)、头阴(后)、胸腹、背脊、手阴、手阳、足阴、足阳等,并附其中的要穴图。②3卷。余纯编。全书分歌诀总要、穴法总要、病状总要三部分。1935年由上海明善书局出版。

猜你喜欢

  • 血疸

    病证名。出《奇效良方》。指婴儿血分热毒而引起的黄肿。小儿胎热者,初生下肌肤红白,二月已后,遍身黄肿,眼闭不开,作呻吟声。此因胎内有热,或因妊母服热药,热毒遗于胎儿所致。治宜内服清热解毒之剂,外用黄柏煎

  • 妊娠经来

    即激经。《证治准绳·女科》:“大抵妊娠经来不多,而饮食精神如故,六脉和缓滑大无病者,血盛有余也,儿大能饮自不来矣。”

  • 汇通派

    中西医汇通派的简称。详见该条。

  • 脉诊

    即切脉。详该条。

  • 分法

    推拿手法名。①见《保生秘要》:“……后二指由胸至胁分之。”用两手拇指或手掌,由一处向两边分开推动。参见分推法。②即分筋手法,见分筋手法条。

  • 胸堂

    ①指膻中穴。《备急千金要方》:“上气厥逆,灸胸堂百壮。穴在两乳间。”②经外奇穴名。出《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位于两乳之间,胸骨之两侧缘。主治咳嗽,喘息,噎膈,咯血,心悸,怔忡,乳少乳痛等。艾炷灸3~

  • 阴池

    推拿穴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位于腕部掌侧横纹的尺侧边。与其它穴位配伍,可治头痛。

  • 经月不利

    出《脉经》。指月经不调。详该条。

  • 无毒

    指药物性味和平者,多属调理扶正之品。《素问·五常政大论》:“无毒治病,十去其九。”

  • 陈自明

    【生卒】:约1190~1270【介绍】:宋代著名的医学家。字良父,晚号药隐老人。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世代以医为业,曾任建康府明道书院医学教授。我国古代妇科包括在大方脉内,没有形成独立的科目,唐宋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