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阳邪

阳邪

六淫病邪中的风、暑、燥、火等四种邪气。因其致病多表现为阳热证候,易伤阴津,故名。②侵犯阳经的邪气。

猜你喜欢

  • 痉书

    见伤寒论条辨条。

  • 鸦叉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手丫发。见该条。

  • 大风茅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香茅之别名,详该条。

  • 脉学发微

    书名。4卷。恽铁樵撰于1926年。卷1专论脉诊以外的诊法,包括望色、察呼吸、分析病状等;卷2为脉学概论、原理等,并释十字脉象(指大、浮、动、数、滑、沉、涩、弱、弦、微);卷3~4结合病例分析促、结、代

  • 经崩出痘

    病证名。指患经崩气血俱虚,而又继续发生痘疮。此时正不胜邪,宜用十全大补汤治之。若见痘色灰白平塌难发难胀者,则加熟附子一、二片,使里气充足,毒无停滞,服后饮食增进,痘形起胀者为顺,否则为逆。

  • 酸汤杆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虎杖之别名,详该条。

  • 大常山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三对节之别名,详该条。

  • 赤疽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即额疽发生在左右额角者。见该条。

  • 在泉

    参见司天在泉条。

  • 瞳缩

    病证名。即瞳神缩小。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