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清心涤热或清宫。是治疗热性病邪入心包的方法。热入心包,症见神昏谵语、高热、烦躁不安、舌质绛、脉细数,可用清宫汤使心包热邪向外透达而解。
病证名。指因持重过度,内伤脏腑气血所致的咳嗽。《不居集》卷十五:“伤力嗽,兼有痰涎。用白术、知母、茯苓、甘草、当归、白芍、川芎、麦冬、贝母、款冬花、花粉。”参见损嗽、咳嗽条。
古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源流》。即魇。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即珍珠草,详该条。
病证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零五。即目赤烂。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黄皮果核之简称,详该条。
见《证治准绳·疡医》卷二。即白术散第二方。见白术散条。
见《闽东本草》。为山矾根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六经病之一。多因邪传少阴,心肾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所致。本病特征是脉微细,但欲寐,四肢逆冷,下利清谷,甚至汗出亡阳等。《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注解伤寒论》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东风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