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风心痛

风心痛

病证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指风邪入肝乘心,或风冷入乘心络而致使心痛。《医学入门》卷五:“风因肝邪乘心,痛则两胁引小腹阴股桂枝汤加附子。”《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其痛分九种。……曰风,因伤风冷,或肝邪乘心,两胁引痛也。宜羌活荆芥等。”《张氏医通·诸痛门》:“风冷邪气,入乘心络,或府藏暴感寒气,上乘于心,卒然心痛,或引背膂,经久不差。”方用乌头丸等。参见冷气心痛、心痛条。

猜你喜欢

  • 青肠

    出《难经·三十五难》。即胆。参见黄肠条。

  • 哺乳疳

    病证名。由哺乳失宜而成的疳疾。小儿长期缺乏营养,或乳食伤脾,均能导致脾胃积热,灼损津液而形成本病。症见形体消瘦,毛发痿黄易脱,面色黄黯,腹部胀大,时有潮热,皮肤松弛,囟门低凹,头骨不合等症。治宜健脾利

  • 疫喉后虚劳

    病名。指疫喉后余毒未尽,正气未充,阴液大伤。若不慎起居,不戒酒色则致。①肺阴大伤。症见咳嗽、痰中带血、脉数虚细。治宜以补肺阿胶汤加减。②脾阳下陷。症见纳呆便溏,体倦乏神,正气虚陷。治宜调补中气,以参苓

  • 九脏

    五神脏与四形脏的合称。神脏指五脏;形脏指胃、大肠、小肠、膀胱。《素问·三部九候论》:“故神脏五,形脏四,合为九脏。”参见神脏、形脏条。

  • 青蒟

    见《岭南草药志》。为蒟酱之别名,详该条。

  • 神光自现症

    证名。见《审视瑶函》。即神光自见证。详该条。

  • 浮泽

    指色泽浮浅明润。与沉浊(暗晦)相对。面色浮泽,病属腑属表。《灵枢·五色》:“浮泽为外。”

  • 攒齿疳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三。即钻牙疳。详该条。

  • 达生真诀

    见广嗣五种备要条。

  • 干呕

    证名。出《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指呕而有声无物吐出者。《诸病源候论·呕哕病诸候》:“干呕者,胃气逆故也。但呕而欲吐,吐而无所出。”有胃虚气逆者,宜橘皮竹茹汤、吴茱萸汤。有胃中寒者,宜半夏干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