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髓中

猜你喜欢

  • 皮肤

    参见皮毛条。

  • ①《说文》:“目童子也。”指瞳神。详该条。②指眼珠。《景岳全书》卷二十七:“龙木禅师曰‘人有双眸,如天之有两曜,乃一身之至宝,聚五脏之精华’。”参见目珠条。

  • 上取

    即从上施治。①有上病上取或下病上取,或指吐法。《素问·五常政大论》:“上取下取,内取外取,以求其过。”②针刺上部穴位治疗上部疾病。如气积胸中,针人迎、天突、廉泉等穴位。《灵枢·卫气失常》:“其气积于胸

  • 骈(pián 楩)产

    骈,并列或一对。骈产即双生。详该条。

  • 天秃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泽泻之别名,详该条。

  • 副奉上太医

    金代太医院医官职称,系协助该院正奉上太医工作之副职。参见太医院条。

  • 气腰痛

    病证名。见《东医宝鉴·外形篇》。指情志不舒使气机郁滞所致的腰痛。详气滞腰痛条。

  • 眉骨痛

    证名。又名眉眶痛。为多种疾病常见之证候。①“眉骨者,目系之所过,上抵于脑,为目属于脑也”(《证治准绳·杂病》)。故诸阳经病或风热毒邪上攻下注于目睛者,遂从目系过眉骨,与眉骨相并而痛。若系心肝壅热或风热

  • 阴火痛风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痛风》。指气血不足,阴火旺而有痰浊的痛风症。治宜补气血,调阴阳,参以清痰火。药用人参、白术、熟地黄、黄柏、山药、海石、南星、琐阳、败龟板、干姜等。参见痛风条。

  • 少海

    经穴名。代号HT3。出《针灸甲乙经》。别名曲节。属手少阴心经。合(水)穴。位于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之中点,微屈肘取穴。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深层桡侧为正中神经,并有贵要静脉,尺侧下副动、静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