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黄花地丁

黄花地丁

药材名称黄花地丁

拼音Huánɡ Huā Dì Dīnɡ

别名豌豆、马口铃、猴丝草(《广西药植名录》),小响铃、狗响铃(《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响铃豆全草。夏、秋采集,洗净,晒干。

原形态木状草本,高15~100厘米基单一或分枝,枝条细弱,略被短毛。单叶互生,叶倒披针形,大小不一,上面光滑,绿色,下面略被柔毛,青灰色,几无叶柄。托叶极微细,如刚毛状,肉眼不易察见。总状花序顶生或同时腋生,有花6~20朵;苞片与小苞片甚细小,线形或丝状;小苞片着生于花萼基部;花萼长6~8毫米,深裂,萼齿矩形或线形,先端狭尖,略被丝光质短柔毛;花冠蝶形,淡黄色;旗瓣先端浑圆,至基部渐狭,边沿略被毛;翼瓣倒卵形;龙骨瓣曲折,均具短爪。雄蕊10枚,合生成单体,花药异型;花柱长,柱头细小,斜生,荚果无毛,圆柱形,伸出于花萼之外;种子6~12颗。花果期5~11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山坡荒地。分布我国南部、东南及西南部各省。

化学成分响铃豆碱。

性味①《滇南本草》:"性寒,味苦。"

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凉,苦涩。"

归经滇南本草》:"入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治久咳痰喘,尿道炎,膀胱炎,痈疽疔疮。

①《滇南本草》:"治痈疽疮肿,消痰、定喘、止咳嗽。"

②《广西药植名录》:"叶:治黄疸,乳疮,疳积。"

③《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撵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年久咳嗽痰喘,气阻喉内,如拽锯之声,不得安眠:黄花地丁(蜜炒)二钱,响铃草(蜜炒)二钱。煎汤服。(《滇南本草》)

②治尿道炎、膀胱炎:小响铃一两至一两五钱。水煎服,白酒引。(《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蟾蜍胆

    《中药大辞典》:蟾蜍胆药材名称蟾蜍胆拼音Chán Chú Dǎn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胆。化学成分蟾蜍的胆汁成分,可分为高级胆汁酸与胆汁醇两部分

  • 小叶柳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叶柳药材名称小叶柳拼音Xiǎo Yè Liǔ别名山杨柳、红梅蜡来源杨柳科小叶柳Salix hypoleuca Seem.,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山西、陕西、湖北、四川、

  • 土麦冬

    药材名称土麦冬拼音Tǔ Mài Dōnɡ别名麦门冬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山麦冬、阔叶山麦冬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iriope spicata(Thunb.)Lour.[Convalla

  • 黄藁本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藁本药材名称黄藁本来源伞形科黄藁本Ligusticum delavayi 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散风除湿。主治头痛,风湿痹痛。用法用量1~3

  • 栲栗

    药材名称栲栗拼音Kǎo Lì别名锥栗、米锥栗、勒翠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桂林栲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tanopsis chinensis Hance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集,剥去果壳,

  • 铁线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线草药材名称铁线草拼音Tiě Xiàn Cǎo别名绊根草、蟋蟀草、动地虎、巴根草、草皮子来源禾本科狗牙根属植物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 (L.) Pers

  • 斩龙剑

    药材名称斩龙剑拼音Zhǎn Lónɡ Jiàn别名草本威灵仙(李承祜《药用植物学》),狼尾巴花、九节草、山鞭草、草玉梅(《辽宁经济植物志》)。出处《沈阳药学院学报》3:85,196

  • 人头七

    药材名称人头七拼音Rén Tóu Qī别名开口箭、人参果、牛党参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角盘兰的带根茎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rminium monorhis(L.)R.Br.采收和储藏:秋季采

  • 亮叶冬青根

    药材名称亮叶冬青根拼音Liànɡ Yè Dōnɡ Qī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冬青科植物亮叶冬青Ilex viridis Champ.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lex viridis Champ

  • 华中五味子

    药材名称华中五味子拼音Huá Zhōnɡ Wǔ Wèi Zǐ英文名Fructus Schisandrae Sphenantherae别名南五味子、香苏、红铃子来源为木兰科华中五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