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穴法之一。出《素问·咳论》。指五脏病变当取相应经脉五输穴中的输穴(张志聪解释作五脏背俞)进行治疗。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五卷。西晋·支法存辑,已佚。
出《脉经》。指小产。详该条。
指病因病理均属寒而表现出热的假象。参见真寒假热条。
脉象。脉来如火燃薪,焰势浮盛而无根。《素问·大奇论》:“脉至如火薪然,是心精之予夺也,草干而死。”
儿科著作。2卷,补编1卷。清·吴宁澜撰。刊于1812年。上卷鞠养类,论述新生儿的一些护理营养事项,如拭口、洗儿、断脐、灸脐等;下卷及补编为胎疾类、杂症类及疮疡类,分别对婴幼儿各种病症的诊治作了简要介绍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胖大海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窦杰条。
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的合称。六气太过、不及或不应时,影响到人体的调节适应机能及病原体的孳生传播,成为致病的邪气,则称为六淫。六淫为外感病(包括一些流行性病和传染病)的病因,其致病自外而入,故
《圣济总录》卷三十九方。桃枝白皮一握,朱砂、炮附子、豆豉、炒吴茱萸各一两,栀子仁十四枚,当归、肉桂各三两。为粗末,每服四钱匕,加生姜三片,水煎服,日三夜一服。治中恶霍乱,心痛,胸胁痛,喘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