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一口红

一口红

药材名称一口红

拼音Yì Kǒu Hónɡ

英文名Herb of pedunculoside

别名一口血。

出处始载于《湖北中草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冬青科植物长梗冬青的叶和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lex pedunculosa Miq.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晒干用。

原形态长梗冬青 常绿灌木,高4-5m。小枝粗壮,圆柱形,无毛。叶柄长1-2cm;叶片薄革质,卵形、椭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长4-10cm,宽2-3.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近全缘,或近顶端常具不明显的疏锯齿,中脉上面稍凹人,多少被毛,侧脉两面均不明显。聚伞花序单生叶腋;花4或5数;雄花序有3-9花,总花梗长约2.5cm,花梗长约2.4mm,花萼直径约1.5mm,花瓣卵形,基部稍联合,雄蕊短于花冠;雌花序经常退化,仅余1花,稀3花,花梗细长,长1-1.5cm,花萼直径约3mm,裂片三角形,花冠直径约5mm,花瓣卵形,子房宽圆锥状,柱头乳头状。果球形,直径7-8mm,红色;分核4-5颗,椭圆形,平滑,沿背部中间有1条线纹;内果皮革质。花期6-7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常生长于海拔1000-1300m的山坡灌丛及高山矮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叶片卵形或长圆状椭圆形,有的破碎或皱缩,长5-8cm,宽2-7cm,中部或近先端处常有细锯齿;黄绿色,叶柄长12-17mm;薄革质;气微,味微苦。

化学成分叶含长梗冬青甙(pedunculoside)。

性味味苦;涩;性凉

归经肺;肝;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止血。主风湿痹痛;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皮肤皲裂;瘢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9g。外用:适量,研末撒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清热解毒、止血止痛的功能,用于外伤出血,风湿关节炎,腰痛,跌打损伤,皮肤皲裂,瘢痕。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叶底红

    药材名称叶底红拼音Yè Dǐ Hónɡ英文名root of Ford Metalleaf别名调经草、叶下红、野海棠、红娘子、江南野海棠、大毛蛇、血还魂、还魂红、沙崩草、假紫苏、红背野海棠出处始载于《新

  • 水杨梅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杨梅药材名称水杨梅拼音Shuǐ Yánɡ Méi别名水石榴、小叶团花、白消木、鱼串鳃来源为茜草科水杨梅属植物水杨梅Adina rubella Hance,以根

  • 苦楝菌

    药材名称苦楝菌拼音Kǔ Liàn Jūn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密集木层孔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ellinus densus(Lloyd)Teng[Fomes densus Lloy

  • 蓝花龙胆

    《全国中草药汇编》:蓝花龙胆药材名称蓝花龙胆拼音Lán Huā Lónɡ Dǎn来源龙胆科龙胆属植物蓝花龙胆Gentiana filistyla Balf. f. et Forre

  • 地肤苗

    《中药大辞典》:地肤苗药材名称地肤苗拼音Dì Fū Miáo出处《别录》来源为藜科植物地肤的嫩茎叶。性味苦,寒。①《本草图经》:"叶:苦,寒,无毒。"②《救荒本

  • 小叶云实

    药材名称小叶云实拼音Xiǎo Yè Yún Shí英文名twig or fruit of small leaf caesalpiniae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小

  • 马唐

    《中药大辞典》:马唐药材名称马唐拼音Mǎ Tánɡ别名羊麻、羊粟(《别录》),马饭(《本草拾遗》)。出处《别录》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马唐的全草。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秆广展、分枝

  • 黑面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面叶药材名称黑面叶拼音Hēi Miàn Yè别名黑面神、鬼划符、暗鬼木、青凡木、铁甲将军、夜兰茶、锅盖仔、四眼草、乌漆臼、青漆、山树兰来源大戟科山漆茎属植物黑

  • 九里香

    《中国药典》:九里香药材名称九里香拼音Jiǔ Lǐ Xiānɡ英文名FOLIUM ET CACUMEN MURRAYAE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九里香Murraya exotica L.和千里香Murra

  • 大叶黄杨

    药材名称大叶黄杨拼音Dà Yè Huánɡ Yá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zcus Thunb.的茎皮及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japonz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