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冬里麻

冬里麻

《中药大辞典》:冬里麻

药材名称冬里麻

拼音Dōnɡ Lǐ Má

别名柳莓(《植物学大辞典》),水麻(《中国树木分类学》),水麻柳(《贵州植药调查》),水苏麻(《贵州草药》)。

出处《峨嵋药植》

来源荨麻科植物水麻枝叶。全年可采。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达1~2米。小枝缅,灰褐色,密被贴生短柔毛。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6~16厘米,宽2~3毫米,基部圆形或楔形,先端渐尖,边缘有细锯齿,上面粗糙,具皱纹,下面密被白柔毛,基出3脉,侧脉5~6对;叶柄长3~6毫米,具毛;托叶卵状披针形,比叶柄长。小穗球形头状,再组成稀疏的聚伞花序;花单性,雄花花被4裂,雄蕊4,苞片较萼片长;雌花花被片4,合生。瘦果多数,集成球状,花被肉质,橙黄色,直径7毫米。花期6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于溪涧边或林缘隙地。分布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湖南、台湾等地。

性味甘,凉。

①《贵州植药调查》:"酸涩,平。"

②《四川常用中草药》:"性凉,味甘。"

功能主治解表清热,活血,利湿。治小儿急惊风,麻疹不透,风湿性关节炎,咳血,痢疾,跌打损伤,毒疮。

①《峨嵋药植》:"发表。"

②《贵州植药调查》:"解热,利湿,止血,治痢,外治痞毒。"

③《四川常用中草药》:"枝叶:祛风散寒。治跌打损伤,麻疹未透及妇女腹中包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复方①治小儿急惊风:水麻柳嫩尖十个,葱一钱,煎水服。

②治风湿性关节炎:水麻柳、红禾麻根各一两,煎水服,并洗患处。

③治咳血:水麻柳嫩尖一两,捶取汁,兑白糖服。

④治无名毒疮:水麻柳根一两,家麻根五钱捣缄敷患处。(选方出《贵州民间方药集》)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冬里麻

药材名称冬里麻

拼音Dōnɡ Lǐ Má

别名红烟;柳梅;水麻根水麻柳;水苏麻;大水麻水麻

出处出自《峨嵋药植》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水麻的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bregeasia orientalis C.J.Chen[D.edulis auct.non(Sieb.et Zucc .)Wedd.]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达1-3m。小枝细,密生短伏毛。叶互生;叶柄长3-6mm;叶片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4-16cm,宽1-3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钝,边缘密生小牙齿,上面粗糙,下面密生白色短绒毛;基生脉3条,侧脉5-6对。雌雄异株;花序通常生叶痕腋部,有短梗,常两叉状分枝,每分枝顶端各生一球形花簇;雄花花被片4,长约1.5mm,雄蕊4;雌花簇直径约2mm。果序球形,直径达7mm,瘦果小,宿存管状花被橙黄色,肉质。花期4-7月,果期6-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丘陵或低山溪边或林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嫩茎枝短细,顶端常有小芽,灰褐色,密生短毛。叶皱缩,展平后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3-16cm,宽1-3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边缘有细锯齿,上面粗糙,下面密被白色毛,侧脉5-6对;叶柄长0.3-1cm,有短毛托叶卵状披针形。气微,味微甜。

性味辛;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疏风止咳;清热透疹;化瘀止血。主外感咳嗽;咳血;小儿急惊风;麻疹不透;跌打伤肿;妇女腹中包块;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或煎水洗。

各家论述1.《峨嵋药植》:发表。

2.《贵州植药调查》:解热,利湿,止血,治痢,外治疮毒。

3.《四川常用中草药》:枝叶:祛风散寒。治跌打损伤,麻疹未透及妇女腹中包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狗头芙蓉

    药材名称狗头芙蓉拼音Gǒu Tóu Fú Rónɡ别名山芙蓉、山芙蓉头。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台湾芙蓉的根及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ibiscus taiwanensis S.Y.Hu采收和储藏

  • 爬山猴

    《中药大辞典》:爬山猴药材名称爬山猴拼音Pá Shān Hóu别名红孩儿、爬地龙、爬岩龙(《贵州民间方药集》),岩蜈蚣、野海棠(《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秋海棠

  • 透骨香

    《中药大辞典》:透骨香药材名称透骨香拼音Tòu Gǔ Xiānɡ别名透骨草(《滇南本草》),满山香(《分类草药性》),煤炭子、煤炭果(《贵阳民间药草》),万里香(《广西植物名录》),九里香、

  • 松针

    药材名称松针拼音Sōnɡ Zhēn来源为松科松属植物中的西伯利亚红松、黑松、油松、红松、华山松、云南松、思茅松、马尾松等的针叶。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明目,安神,解毒,止痒。用于流行性感冒

  • 芒萁骨

    《中药大辞典》:芒萁骨药材名称芒萁骨拼音Mánɡ Qí Gǔ别名草芒、山芒、山蕨、虱槟草、乌萁(《福建民间草药》),芒仔(《闽南民间草药》),穿路萁。路萁子柴、鸡毛蕨、筲萁子柴、反

  • 黄杞叶

    药材名称黄杞叶拼音Huánɡ Qǐ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桃科植物黄杞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ngelhardtia roxburghiana Wall.[E.chrysolepis Hance;

  • 柳屑

    《中药大辞典》:柳屑药材名称柳屑拼音Liǔ Xiè别名柳蚛屑(《圣惠方》),柳蛀粪(《圣济总录》)。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垂柳蛀孔中的蛀屑。功能主治《唐本草》:"主风瘙肿痒瘾轸。&

  • 蝎子草

    药材名称蝎子草拼音Xiē Zi Cǎo别名红藿毛草、火麻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蝎子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irardinia suborbiculata C.J.Chen[G.cuspi

  • 小柳拐

    《中药大辞典》:小柳拐药材名称小柳拐拼音Xiǎo Liǔ Guǎi别名山救驾(《陕西草药》)。出处《陕西草药》来源为木犀科植物探春的根。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半常绿灌木,高2~4米。根圆柱

  • 南天竹根

    《中药大辞典》:南天竹根药材名称南天竹根拼音Nán Tiān Zhú Gēn别名土黄连(《广西中药志》),钻石黄、山黄连(《重庆草药》),鸡爪黄连、山黄芩(《湖南药物志》)。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