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喜树果

喜树果

药材名称喜树果

拼音Xǐ Shù Guǒ

英文名Fructus Camptothecae Acuminatae

别名千丈树、水栗子、天梓树

来源为珙桐科植物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尚未脱落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落叶大乔木。叶互生,卵状长方形或卵状椭圆形,长7~18cm,宽5~10cm,先端渐尖,基部圆或广楔形,全缘,边缘有纤毛,羽脉10~11对;叶柄红色,有疏毛。花单性同株,成球形头状花序;花萼5齿裂;花瓣5,绿色;雄花雄蕊10;雌花子房下位,1室,柱头3裂,花盘明显。果序球状。花期8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于海拔1000m以下较潮湿处;有种植。主产浙江、江苏、江西、湖北、湖南。

性状果实披针形,长2~2.5cm,宽5~7mm,先端尖,有柱头残基;基部变狭,可见着生在花盘上的椭圆形凹点痕,两边有翅。表面棕色至棕黑色,微有光泽,有纵绉纹,有时可见数条角棱和黑色斑点。质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内有种子1粒,干缩成细条状。味苦。

化学成分喜树碱(camptothecine)、喜树次碱(venoterpine)、10-羟基喜树碱(10-hydroxycamptothecine)、10-甲氧基喜树碱(10-methoxycamptothecine)、白桦脂酸(betulic acid)、长春甙内酰胺(vincoside-lactam)等。

性味性寒,味苦、涩;有毒。

功能主治抗癌,散结,破血化瘀用于多种肿瘤,如胃癌、肠癌、绒毛膜上皮癌、淋巴肉瘤等。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滇白药子

    药材名称滇白药子拼音Diān Bái Yào Zǐ别名白药子、马蹄细辛、毛狗苔、毛芋头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毛芋头薯蓣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kamoonensis Kun

  • 走边疆

    药材名称走边疆拼音Zǒu Biān Jiānɡ别名红铧头草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堇菜科植物鸡腿堇菜的叶。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全体有白色短毛。根茎短。茎直立,常数

  • 药用小阴地蕨

    药材名称药用小阴地蕨拼音Yào Yònɡ Xiǎo Yīn Dì Jué别名蕨萁细辛来源药材基源:为阴地蕨科植物药用阴地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epteridium officinale(C

  • 菱叶山蚂蝗

    《中药大辞典》:菱叶山蚂蝗药材名称菱叶山蚂蝗拼音Línɡ Yè Shān Mǎ Huánɡ别名小粘子草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圆菱叶山蚂蝗的根、叶。夏、秋采收。原形

  • 砂仁

    《中国药典》:砂仁药材名称砂仁拼音Shā Rén英文名FRUCTUS AMOMI别名春砂仁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 、绿壳砂Amomum villo

  • 龙血树

    药材名称龙血树别名竹木参、山竹蔗来源龙舌兰科龙血树Pleomele angustifolia (Roxb.) N. E. Brown,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润肝止咳,清热凉血。

  • 翻天红

    药材名称翻天红拼音Fān Tiān Hónɡ别名落地蜈蚣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花葶苔草的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ex scaposa C.B.Clarke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

  • 银锁匙

    药材名称银锁匙拼音Yín Suǒ Chí别名金线风、槟榔花。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小花轮环藤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clea tonkinensis Gagnep.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

  • 鲎肉

    《中药大辞典》:鲎肉药材名称鲎肉拼音Hòu Ròu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鲎科动物东方鲎的肉。原形态东方鲎,又名:鲎鱼(《广志》)。体长70余厘米,宽约30厘米,全体深褐色,头胸及腹

  • 铁线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线草药材名称铁线草拼音Tiě Xiàn Cǎo别名绊根草、蟋蟀草、动地虎、巴根草、草皮子来源禾本科狗牙根属植物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 (L.) P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