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地红子根

地红子根

《中药大辞典》:地红子根

药材名称地红子根

拼音Dì Hónɡ Zǐ Gēn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小叶平枝灰栒子。全年可采。

原形态小叶平枝灰栒子,又名:矮红子。

半常绿低矮灌木,高约80厘米。枝横张开展,有平贴短柔毛。单叶互生,或近簇生于短枝末端,叶片椭圆形或卵圆形,长3~6毫米,先端圆,有凸尖头,上面亮绿色,无毛,下面有少数平贴的毛。花淡红色,几无柄,1-2朵生于距状短侧枝的顶端;萼筒管形,先端5裂,外被柔毛;花瓣5;雄蕊约15枚;花柱2。梨果状核果,卵形或球形,长约5毫米,熟时红色,内有3核。花期6月。果期9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分布四川、湖北、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性凉,味酸涩。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

复方①治下痢腹痛:地红子根五钱,朱砂莲三钱,吴萸子、银花各一钱。煎水服,一日三次,每次半碗。

②治红痢:地红子根一两。煎水服。

③治吐血:地红子根二两。煎水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地红子根

药材名称地红子根

拼音Dì Hónɡ Zǐ Gēn

英文名Root of Ground Cotoneaster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小叶平枝灰栒子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toneaster horizontalis Decne. Var. Perpusilla Schneid.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

原形态小叶平枝灰栒子落叶或半常绿平铺灌木,高不超过50cm。小枝圆柱形,黑褐色。叶互生;叶柄极短,被柔毛;托叶钻形,早落;叶片近圆形或宽楔椭圆形,较小,长6-8m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无毛,下面被疏平贴柔毛。花1-2朵;萼筒钟状,内面无毛;萼片三角形,先端急尖,外面微具短柔毛;花瓣直立,倒卵形,先端钝圆,粉红色;雄蕊短于花瓣;花柱离生,短于雄蕊。果实椭圆形,长5-6mm。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2400m的山岩上或山坡多石地。

资源分布:分布四川、湖北、贵州、陕西等地。

性味酸、涩;凉

归经肝、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止血,止痛。主痢疾,白带,吐血,痛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萝藦子

    《中药大辞典》:萝藦子药材名称萝藦子拼音Luó Mò Zǐ别名斫合子(《本草拾遗》)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萝藦科植物萝藦的果实。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化学成分含混合甙约0.3%,其

  • 雪里开

    《中药大辞典》:雪里开药材名称雪里开拼音Xuě Lǐ Kāi别名蛇松子(《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地雷、拐子药(《湖南药物志》)。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毛莨科植物单叶铁线莲的根或叶。原形态常绿藤

  • 麻花

    《中药大辞典》:麻花药材名称麻花拼音Má Huā别名乌麻花(《千金方》)。出处《别录》来源为桑科植物大麻的雄株花枝。化学成分雌花花穗分泌的树脂含大麻酚、四氢大麻酚、大麻二酚等麻醉性物质,其中

  • 山藤藤秧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藤藤秧药材名称山藤藤秧拼音Shān Ténɡ Ténɡ Yānɡ别名野葡萄、山葡萄来源为葡萄科葡萄属植物黑水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以

  • 紫葳根

    《中药大辞典》:紫葳根药材名称紫葳根拼音Zǐ Wēi Gēn别名凌霄花根(《圣济总录》)。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紫葳科植物紫葳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凌霄花"条。性状干

  • 木麻黄种子

    药材名称木麻黄种子拼音Mù Má Huánɡ Zhǒnɡ Zi来源药材基源:为木麻黄科植物木麻黄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uarina equisetifolia .Forst.采收和储藏:秋

  • 凤仙透骨草

    药材名称凤仙透骨草拼音Fènɡ Xiān Tòu Gǔ Cǎo别名透骨草、凤仙梗、凤仙花梗、凤仙花秸、凤仙花杆出处本品原植物形态描述始见于《救荒本草》,名“小桃红”。《本草正》云:“(凤仙花)善透骨通

  • 独一味

    《全国中草药汇编》:独一味药材名称独一味拼音Dú Yí Wèi来源唇形科植物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 (Benth.) Kudo,以根及根状茎入药。9

  • 地磨薯

    药材名称地磨薯拼音Dì Mó Shǔ别名野芝麻棵、小黑药、野芝麻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细齿山芝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licteres glabriuscula Wall.采收和储藏:

  • 摇钱树根

    药材名称摇钱树根拼音Yáo Qián Shù Gēn出处本品以(木回)树之名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木回)树,滇、黔有之,湖南辰沅山中尤多。木性坚重,造船者取以为柁。叶如檀,秋时梢端结实,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