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垂果南芥

垂果南芥

《全国中草药汇编》:垂果南芥

药材名称垂果南芥

拼音Chuí Guǒ Nán Jiè

来源十字花科垂果南芥Arabis pendula L.,以果实入药。

生境分部内蒙古、东北、华北、西北、西南。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主治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1~3钱,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垂果南芥

药材名称垂果南芥

拼音Chuí Guǒ Nán Jiè

别名文珠日-赫其(蒙名)

出处《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垂果南芥果实。秋季采收,晒干酒炒。

原形态二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茎直立,被毛,上部分枝。叶互生,长椭圆形、倒卵形或披针形;先端尖,基部耳状,稍抱茎,边缘有细锯齿,无柄.总状花序顶生;萼片4,有星状毛;花瓣4,十字形,较小,白色。长角果扁平,下垂,长3~10厘米。种子多数,边缘有狭翅。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山沟、草地、林缘、灌木丛、河岸及路旁的杂草地。分布西北、华北、东北等地。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治疮痈肿毒。

复方①治痈肿:垂果南芥适量,煎汤熏洗。

②治阴道炎,阴道滴虫:垂果南芥一钱。荆芥一钱,蔓荆子二钱,益母草三钱,玉竹三钱,一支蒿二钱,共研细末,每日一次,每次一钱五分,煎汤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猫眼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猫眼草药材名称猫眼草拼音Māo Yǎn Cǎo别名打碗棵、打盆打碗、猫眼棵、猫儿眼、肿手棵来源大戟科大戟属植物猫眼草Euphorbia lunulata Bunge的全草。夏秋采集

  • 山野扁豆

    药材名称山野扁豆拼音Shān Yě Biǎn Dòu别名江芒决明、关门草、山梅豆、山扁豆来源豆科决明属植物豆茶决明Cassia nomame (Sieb.)Kitag.,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

  • 马蹄荷根

    药材名称马蹄荷根拼音Mǎ Tí Hé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金缕梅科植物马蹄荷Exburklandiapopulnea(R.Br.exGriff.)R.W.Brown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xbu

  • 石龙刍

    《中药大辞典》:石龙刍药材名称石龙刍拼音Shí Lónɡ Chú别名龙须、草续断、龙珠(《本经》),龙蒭、龙鬓、龙木、草毒、龙华,悬菟(《吴普本草》),龙须草、缙云草(崔

  • 下草

    药材名称下草别名筋骨草、散血草、苦地胆来源唇形科下草Ajuga genevensis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湖南、广西。性味苦,寒。功能主治凉血解毒,散瘀止痛。主治跌打肿痛,骨折,热毒,痈疮。用法

  • 阿利藤

    药材名称阿利藤拼音ā Lì Ténɡ别名念珠藤(《广州植物志》),瓜子藤、瓜子英、山红木、过山香、春根藤、过骨边(《福建民间草药》),瓜子金(《浙江中药资源名录》),七里香(《福建

  • 海浮石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浮石药材名称海浮石拼音Hǎi Fú Shí别名浮石、浮海石、浮水石、海石花来源药材分海浮石和海石花两类。海浮石为火山喷发出的岩浆所形成的石块;海石花为胞科动物

  • 木半夏根

    《中药大辞典》:木半夏根药材名称木半夏根拼音Mù Bàn Xià Gēn别名牛奶子根(《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木半夏的根或根皮。9~10月采

  • 毛勾儿茶

    药材名称毛勾儿茶拼音Máo Gōu ér Chá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大叶勾儿茶的根、茎藤。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chemia huana Rehd.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茎藤,鲜用或切段晒

  • 枸骨叶

    《中国药典》:枸骨叶药材名称枸骨叶拼音Gǒu Gǔ Yè英文名FOLIUM ILICIS CORNUTAE别名功劳叶、羊角刺、老鼠刺、猫儿刺、六角茶、六角刺、八角刺、鸟不宿、鹅掌簕、苦丁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