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复叶葡萄叶

复叶葡萄叶

药材名称复叶葡萄叶

拼音Fù Yè Pú Tɑo Yè

别名止血灵;甜茶叶

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复叶葡萄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is piasezkii Maxim.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本质藤本。细长枝和叶柄被褐色柔毛及长柔毛。叶柄长4-9cm;叶在同一枝上变化大,多为卵圆形,浅裂、深五角星或全五角星,长4-9cm,先端突尖,基部宽心形,边缘有粗牙齿,上面无毛,下面有黄褐色绒毛,全裂的为3-5小叶的掌状复叶,中间小叶菱形,长9-11cm,基部楔形,具短柄,两侧小叶斜卵形。圆锥花序与叶对生,长5-10cm,花序轴被柔毛;;花小,直径约3mm;花萼盘形,无毛;花瓣5,先端互相结合;雄蕊5;子房有5角棱,顶部平截。浆果球形,直径约1cm,熟时黑褐色。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山坡或沟谷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西、陕西、江西、河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性味味甘;微涩;性凉

功能主治止血;清热解暑。主外伤出血;预防中暑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内服:煎汤,6-15g;或泡茶。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榛子

    《中药大辞典》:榛子药材名称榛子拼音Zhēn Zi别名棰子(《本草求原》),平榛(《河北习见树木图说》),山反栗(《中国树木分类学》)。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桦木科植物榛的种仁。果实成熟后极易脱落,

  • 兔骨

    《中药大辞典》:兔骨药材名称兔骨拼音Tù Gǔ出处《别录》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骨胳。原形态动物形态详"兔肉"条。性味①《药性论》:"味甘。"

  • 豪猪毛刺

    《中药大辞典》:豪猪毛刺药材名称豪猪毛刺拼音Háo Zhū Máo Cì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豪猪科动物豪猪的毛刺。功能主治《陆川本草》:"行气,止心气痛。&q

  • 蜂蜜

    《中国药典》:蜂蜜药材名称蜂蜜拼音Fēnɡ Mì英文名MEL别名蜂糖、蜜糖来源本品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icius或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in

  • 鸡子壳

    《中药大辞典》:鸡子壳药材名称鸡子壳拼音Jī Zǐ Ké别名鸡卵壳(《医学入门》),混沌池、凤凰蜕(《纲目》),混沌皮(《医林纂要》),鸡子蜕(《中国医学大辞典》)。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

  • 半拉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半拉子药材名称半拉子别名见风干来源榛科鹅耳枥属植物千金榆Carpinus cordata Blume.,以果穗入药。秋季采,晒干。性味甘、淡,平。功能主治健胃消食。用于胸腹胀满,食

  • 大火草根

    《中药大辞典》:大火草根药材名称大火草根拼音Dà Huǒ Cǎo Gēn别名野棉花根、土白头翁(《重庆草药》),大头翁(《陕西植药调查》)。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大火草的根。春季或

  • 野牡丹根

    《中药大辞典》:野牡丹根药材名称野牡丹根拼音Yě Mǔ Dān Gēn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野牡丹的根,秋季挖根,洗净,晒干,切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牡丹"条。性味①

  • 羊角扭

    药材名称羊角扭拼音Yánɡ Jiǎo Niǔ别名羊角拗、羊角藕、黄葛扭、羊角树、牛角藤[广东、广西]、羊角藤、鲤鱼橄榄[福建]来源为夹竹桃科羊角拗属植物羊角拗Strophanthus div

  • 胡荽子

    《中药大辞典》:胡荽子药材名称胡荽子拼音Hú Suī Zǐ别名芫荽子(《普济方》)。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芫荽的果实。8~9月果实成熟时采取果枝,晒干,打下果实,除净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