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大红菇

大红菇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红菇

药材名称大红菇

别名蘑菇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大红菇Russula alutacea (Pers.) Fr.,以子实体入药。

生境分部夏秋两季雨后,生混交林及阔叶林内地上,与某些阔叶树种形成菌根。分布于河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福建、云南。

性味淡,温。

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大红菇

药材名称大红菇

拼音Dà Hónɡ Gū

别名红菇、朱菇

来源药材基源:为红菇科真菌大红菇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ssula rubra (Krom.)Bres

采收和储藏:夏、秋间雨后采摘,洗净,晒干备用。

原形态菌盖宽6-16cm,扁半球形,后平展而下凹。深苋菜红色,表面平滑,在潮湿气候下有粘性,边缘平滑或有不明显的条纹。菌肉白色。菌柄近圆柱形,长3.5-13cm,粗1.5-3.5cm,白色,部分肉色,内部松软;菌褶黄色,少数在基部分叉,褶间有横脉,褶之前部边缘常呈红色。孢子淡黄色,近球形,(8-11)μm×(7-9)μm,壁表有小刺;囊状体透明,披针形,(85-105)μm×(13-19)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阴湿地上。夏、秋间常见。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各地。

性状性状鉴别 菌盖扁半球形,或平扁而中央下凹,直径4-10cm,红色或暗红色,边缘粉红色或带白色,平滑或有微细绒毛,有不明显条纹。菌肉类白色,表皮下粉红色。菌褶密,基部分叉,白色或浅赭黄色,褶间有横脉。菌柄类圆形,长3.5-8cm,直径1-2.5cm,白色或带粉红色。气微,味辛辣。

性味甘;性微温

功能主治养血;逐瘀;祛风。主血虚萎黄;产后恶露不尽;关节酸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g;或同鸡、猪肉炖。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鸡脚刺

    《中药大辞典》:鸡脚刺药材名称鸡脚刺拼音Jī Jiǎo Cì别名刺黄芩、刺小檗、三颗针、压妹刺(《贵州民间方药集》),刺黄连(《贵阳民间药草》)。出处《贵阳民间药草》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安徽小檗

  • 海龙

    《中国药典》:海龙药材名称海龙拼音Hǎi Lónɡ英文名SYNGNATHUS别名杨枝鱼、钱串子来源本品为海龙科动物刁海龙Solenognathus hardwickii (Gray) 、拟海

  • 角果木

    药材名称角果木拼音Jiǎo Guǒ Mù英文名Common Ceriops别名细蕊红树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红树科植物角果木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rops tagal (

  • 金樱子

    《中国药典》:金樱子药材名称金樱子拼音Jīn Yīnɡ Zǐ英文名FRUCTUS ROSAE LAEVIGATAE别名糖罐子、刺头、倒挂金钩、黄茶瓶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Rosa laevigat

  • 辣子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辣子草药材名称辣子草拼音Là Zi Cǎo别名向阳花、珍珠草、铜锤草来源菊科辣子草Galinsoga parviflora Cav.,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江西、四川

  • 红川乌

    药材名称红川乌拼音Hónɡ Chuān Wū别名羊角天麻、黄药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双舌蟹甲草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calia dauidii (Franch.) Hand.-Mazz.

  • 小团叶根

    药材名称小团叶根拼音Xiǎo Tuán Yè Gēn别名猴子烟袋花、小团叶、羊角藤来源药材基源:为旋花科植物大叶银背藤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gyreia wallichii Choisy [C

  • 大毛红花

    药材名称大毛红花拼音Dà Máo Hónɡ Huā别名大巴巴叶、大红毛叶、大钩藤叶(《云南中草药》)。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梧桐科植物大翅子树的树皮。全年可采。切

  • 田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田麻药材名称田麻别名毛果田麻来源椴树科田麻Corchoropsis tomentosa (Thunb.) Makino,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华东、湖北、湖南、广东、四川

  • 绿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绿豆药材名称绿豆拼音Lǜ Dòu来源豆科菜豆属植物绿豆Phaseolus radiatus L.,以种子入药。性味甘,寒。归经入心、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暑。用于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