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天文草

天文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天文草

药材名称天文草

拼音Tiān Wén Cǎo

别名山天文草、散血草、雨伞草、金纽扣、大黄花、黄花苦草苦草、过海龙、山骨皮、黑节关

来源菊科金纽扣属植物天文草Spilanthes acmella (L.)Murr.,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解毒利湿,止咳定喘,消肿止痛。用于疟疾,牙痛,肠炎,痢疾,咳嗽,哮喘,百日咳,肺结核。外用治毒蛇咬伤,狗咬伤,痈疖肿毒。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注意孕妇慎用。

备注(1)同属植物红铜水草Spilanthes paniculata Wall. ex DC. 又名金纽扣、小铜锤、黄花草、遍地红、过海龙,形态相似,分布、功效同前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天文草

药材名称天文草

拼音Tiān Wén Cǎo

别名拟千日菊、山天文草、雨伞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散血草(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红铜水草(《云南中草药选》)。

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菊科植物金钮扣全草。全年可采。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80厘米。茎带紫红色,被琉细毛。单叶对生,广卵形,长4~7厘米,先端锐尖,基部广楔形,边缘有浅粗锯齿,基出脉3条。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梗细,长5~6厘米;花小,深黄色。总苞2列,长卵形;花托有鳞片;舌状花雌性,1列,舌片黄色或白色;盘状两性,结实,管状;总苞片2列。瘦果,3棱形或背向压扁,沿角上常有毛,顶冠以芒刺2~3条或无芒刺。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湿地或水沟旁草丛中。分布华南、台湾等地。

性味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辛苦,有麻舌感,微温。"

②《云南中草药选》:"辛苦,微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止咳定喘,消肿止痛。治感冒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百日咳,肺结核,蛇咬伤,疮疡肿毒,牙痛。"

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解毒散结,消肿止痛。治疟疾,腹泻,龋齿痛,毒蛇咬伤,狗咬伤,痈疖肿毒,瘰疽。"

③《云南中草药选》:"治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研末服2~3分;或泡酒。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①治慢性气管炎

取干草制成糖浆,每10毫升含生药1钱。每次30毫升,每日2次饭后服,10天为一疗程。治疗85例,经两个疗程后,单纯型77例,近期控制30例,显效22例;喘息型8例,近期控制1例,显效7例。

②局部麻醉

全草制成50%注射液,在手术切口部位逐层浸润麻醉,3~8分钟后即可施行手术,术中有时需追加剂量,以维持镇痛效果。对腹部手术(如胃手术)用100~150毫升,加1:1000肾上腺素0.25毫升;中小手术(如疝修补术)用60~80毫升,加肾上腺素0.15毫升。术前用药:大、中手术可在术前半小时肌注苯巴比妥钠0.1克或非那根30~50毫克;术前15分钟或术中静脉注射杜冷丁50毫克。用于外科、妇产科、五官科手术,如胃次全切除、疝修补、鞘膜翻转、阑尾切除、甲状腺瘤切除、卵巢囊肿切除、剖腹产、痔结扎、脓肿切开引流等346例,其中麻醉效果优良者326例,尚可者17例,失败者3例。手术前后对肝、肾及血象检查,未发现异常,仅极个别有全身皮肤过敏、血压稍降及术后伤口周围发现干性坏死。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天文草

药材名称天文草

拼音Tiān Wén Cǎo

英文名Herb of Paniculate Spotflower

别名雨伞草、散血草、拟千日菊、山天文草、红铜水草、大黄花、黄花苦草苦草、过海龙、山有皮、黑节关

出处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金钮扣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ilanthes paniculata Wall.ex DC.[Spilanthes acmella auct.non 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金钮扣,一年生草本,高30-90cm。茎紫红色,斜生倾卧,着地生根,全株疏被柔毛。单叶对生;具叶柄;叶片广卵形或椭圆形,长4-7cm,先端尖,基部宽楔形或平截,边缘有浅粗齿,背面叶脉明显。头状花序,顶生或腑生,花梗细,长5-6cm;花小,深黄色,总苞片2层,长卵形绿色,花托有鳞片;舌状雌性,1列,舌片黄色或白色;两性花管状,雄蕊着生于花冠管上,子房下位。瘦果,三棱形或背向压扁,黑色,沿角上常有毛,顶冠有芒刺2-3条或无芒刺。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1900m的田野沟旁、路边草丛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地上部分含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三十四烷酸(tetratriacontanoic acid),谷甾醇(sitosterol),豆甾醇 (stigmasterol),谷甾醇-O-β-D葡萄糖甙(sitosterol-O-β-D-glucoside)。另外还含苏氨酸(threonine),丙氨酸(alanine),赖氨酸(lysine),蛋氨酸(methionine),亮氨酸(leucine),缬氨酸(valine),脯氨酸(proline),羟基脯氨酸(hydroxyproline),酪氨酸(tyrosine),组氨酸(histid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等。

性味味辛;苦;性微温;小毒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解毒利湿;消肿止痛。主感冒;咳嗽;哮喘;百日咳;肺结核;痢疾;肠炎;疮疖肿毒;风湿性关节炎;牙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研末,0.5-1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1.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止咳定喘,消肿止痛。治感冒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百日咳,肺结核,蛇咬伤,疮疡肿毒,牙痛。

2.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解毒散结,消肿止痛。治疟疾,腹泻,龋齿痛,毒蛇咬伤,狗咬伤,痈疖肿毒,瘭疽。

3.《云南中草药选》:治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腹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青蒿

    《中国药典》:青蒿药材名称青蒿拼音Qīnɡ Hāo英文名HERBA ARTEMISIAE ANNUAE别名蒿子、臭蒿、香蒿、苦蒿、臭青蒿、香青蒿、细叶蒿、细青蒿、草青蒿、草蒿子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黄花蒿

  • 鳕鱼

    药材名称鳕鱼拼音Xuě Yú别名鳘、大头鱼、大头腥来源药材基源:为鳕科动物鳕鱼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dus macrocephalus(Tilesius)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鳞

  • 橙黄玉凤花

    药材名称橙黄玉凤花拼音Chénɡ Huánɡ Yù Fènɡ Huā英文名all-grass of Redclawed Habenaria别名飞花羊、鸡母虫药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

  • 黑果小檗

    《中药大辞典》:黑果小檗药材名称黑果小檗拼音Hēi Guǒ Xiǎo Bò别名刺黄柏、则热克(维名)。出处《新疆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黑果小檗的根、根皮及茎皮。春、秋采收。原形态落叶灌

  • 梅核仁

    《中药大辞典》:梅核仁药材名称梅核仁拼音Méi Hé Rén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种仁。化学成分种子含苦杏仁甙。性味①《药性论》:"味酸,无毒。&qu

  • 黑水鸡

    药材名称黑水鸡拼音Hēi Shuǐ Jī英文名Gallinule别名鷭、江鸡、红骨顶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秧鸡科动物黑水鸡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llinula chlo

  • 石面枇杷

    药材名称石面枇杷拼音Shí Miàn Pí Pá英文名dictyoneura Paraboea别名大还魂、吊气还魂、山枇杷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网脉旋蒴苣苔的全草。拉

  • 毛轴碎米蕨

    药材名称毛轴碎米蕨拼音Máo Zhóu Suì Mǐ Jué别名舟山碎米蕨、细凤尾草、凤凰路鸡、铁线路鸡、小样线鸡尾来源蕨类中国蕨科毛轴碎米蕨Cheilanth

  • 五倍子内虫

    药材名称五倍子内虫拼音Wǔ Bèi Zǐ Nèi Chónɡ出处《纲目》来源为倍蚜科昆虫角倍蚜或倍蛋蚜在虫瘿中的幼虫。原形态动物形态详"五倍子"条。功

  • 南五味子叶

    药材名称南五味子叶拼音Nán Wǔ Wèi Zǐ Yè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木兰科植物长梗南五味子的叶。全年可采。功能主治①《福建民间草药》:"治痈疽背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