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密花山矾

密花山矾

药材名称密花山矾

拼音Mì Huā Shān Fán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矾科植物密花山矾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mplocos congesta Benth.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常绿乔木或灌木。幼枝、芽均被褐色皱曲的柔毛。叶互生;叶柄长1-1.5cm;叶片纸质,椭圆形或倒卵形,长8-10(-17)cm,宽2-6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两面均无毛,通常全缘或很少疏生细尖锯齿;中脉和侧脉在叶面均凹下,侧脉每边5-10条,与中脉交成40°-45°角,在近叶缘处向上弯拱近环结。团伞花序腋生于近枝端的叶腋;苞片和小苞片均被褐色柔毛,边缘有4-5枚长圆形、透明的腺点;花萼有时红褐色,长3-4mm,无毛,有纵条纹,裂片卵形或阔卵形,覆瓦状排列;花冠白色,长5-6mm,5深裂几达基部,裂片椭圆形;雄蕊约50,花丝基部稍联合;子房3室;花盘无毛。核果熟时紫蓝色,多汁,圆柱形,长8-13mm,先端宿萼裂片直立;核约有10条纵棱。花期8-11月,果期翌年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500m的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功能主治消肿止痛。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树皮

    《中药大辞典》:大树皮药材名称大树皮拼音Dà Shù Pí别名梅榆、榆树出处《云南中草药遗》来源为榆科植物越南榆的树干内皮。秋末采集。刮去表面粗皮,洗净,晒干。原形态落叶

  • 乌饭树

    药材名称乌饭树别名沙沙面、零丁子、南烛子来源杜鹃花科乌饭树Vaccinium bracteatum Thunb.,以根、果入药。生境分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化学成分树皮含鞣质;花含乌索酸、荭草素、

  • 五气朝阳草

    《中药大辞典》:五气朝阳草药材名称五气朝阳草拼音Wǔ Qì Zhāo Yánɡ Cǎo别名追风七、见肿消、追风草、乌金丹(《陕西中草药》)。出处《昆明药植调查报告》来源为蔷薇科植物

  • 盐麸叶

    《中药大辞典》:盐麸叶药材名称盐麸叶拼音Yán Fū Yè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盐麸子"条。化学成分含槲皮甙、没食子酸甲

  • 风车藤

    《中药大辞典》:风车藤药材名称风车藤拼音Fēnɡ Chē Ténɡ别名黄牛叶、红龙出处《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来源为金虎尾科植物风车藤的老茎。全年可采,切段晒干备用。原形态木质大藤本,长可达3

  • 臭辣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辣树药材名称臭辣树拼音Chòu Là Shù别名野米辣、野吴芋、臭桐子树来源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臭辣树Euodia fargesii Dode,以果入

  • 井口边草

    《中药大辞典》:井口边草药材名称井口边草拼音Jǐnɡ Kǒu Biān Cǎo别名凤尾草(《滇南本草》),黑枸杞(《云南中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风尾蕨科植物亮凤尾蕨的全草。全年可采,洗净晒

  • 长春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长春花药材名称长春花拼音Chánɡ Chūn Huā别名日日新、雁来红来源为夹竹桃科长春花属植物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 (L.) G Don [Vi

  • 弯管花

    药材名称弯管花拼音Wān Guǎn Huā英文名root of Curvedflower Chasalis别名柴桫树、水松罗、银锦、假蓝枕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

  • 糖芥

    《中药大辞典》:糖芥药材名称糖芥拼音Tánɡ Jiè别名冈托巴(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披散糖芥的种子。8~9月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打下种子。原形态多年生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