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山脚麻

山脚麻

药材名称山脚麻

拼音Shān Jiǎo Má

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山油麻的叶、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ema cannabina Lour.var.dielsiana(Hand.-Mazz.)C.J.Chen[T.dielsian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叶,春、夏季采集;根,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灌木或小乔木,高1-5m。树皮暗褐或紫褐色,呈细薄片状剥落;小枝锈褐色或红褐色,密被斜伸的粗毛。叶互生,纸质;叶柄长3-9mm;托叶早落;叶片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12cm,宽1.5-5cm,先端具尾状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有细圆锯齿,上面粗糙有乳头状突起,多少被毛或无毛,具3出脉,侧脉3-4对。聚伞花序常成对腋生,花被5裂,裂片外面有短毛;雄花有雄蕊4-5,花丝短,花药外面常有紫色斑点;雌花子房无柄,1室,花柱1,柱头2叉。核果卵圆形或近球形,直径约2mm,熟时橘红色,具宿存的花柱及花被。花期4-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向阳山坡、干燥的山谷、旷地或灌木林中,有时也在砍伐迹地或火烧迹地上成片生长。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叶多皱缩,完整叶卵状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2-7cm,宽1-3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圆锯齿,两面均有短粗毛,脉3出;叶柄长3-9mm,被毛。气微,味甘、微苦。

性味甘;微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止血。主疮疖肿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粉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蚕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蚕豆药材名称蚕豆拼音Cán Dòu来源豆科蚕豆Vicia faba L.,以花、果实、豆荚、叶、梗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均栽培。化学成分叶含有N-氨基-甲醇-2

  • 穿地龙

    药材名称穿地龙拼音Chuān Dì Lónɡ别名穿山龙[云南]、龙骨七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蜀葵叶薯蓣Dioscorea althaeoides R. Knuth,以根状茎入药。秋季

  • 滇姜三七

    药材名称滇姜三七别名姜三七[云南]来源姜科曲蕊姜属植物曲蕊姜Camptandra yunnanensis (Gagnep.) K. Schum.,以球茎入药。秋季采挖,洗净去皮和毛,切片晒干研末。性味

  • 岩景天

    药材名称岩景天拼音Yán Jǐnɡ Tiān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吉林景天的根及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dum middendorffianum Maxim.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均可采挖,全草

  • 粉绿藤

    药材名称粉绿藤拼音Fěn Lǜ Ténɡ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华粉绿藤的根或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chygone sinica Diels.原形态华粉绿藤 木质藤本,长达7m。小枝具皱纹状条

  • 秧鸡

    《中药大辞典》:秧鸡药材名称秧鸡拼音Yānɡ Jī别名水鸡,秋鸡(《动物学大辞典》)。出处汪颖《食物本草》来源为秧鸡科动物秧鸡的肉。原形态体长约30厘米。头小:嘴比头长,基部赤色,先端淡黑。颈长;上体

  • 脐带

    《全国中草药汇编》:脐带药材名称脐带拼音Qí Dài别名坎炁来源为健康人的婴儿脐带。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微咸,温。用法用量纳肾气,定喘咳,敛汗止疟。主治虚劳,胎毒,脐疮等症。

  • 虾子草

    药材名称虾子草拼音Xiā Zǐ Cǎo别名红虾子草(《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纤花耳草的全草。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一年生纤弱披散草本,高约15~40厘米。茎秃净,干

  • 千只眼

    药材名称千只眼别名臭漆、透光草来源芸香科九里香属植物千只眼Murraya tetramera Huang,以叶和根入药。夏秋采叶,秋季采根,洗净切段,均可鲜用或阴干备用。性味辛、微苦,微温。功能主治祛

  • 千屈菜

    《中药大辞典》:千屈菜药材名称千屈菜拼音Qiān Qū Cài别名对叶莲(《贵州民间药物,),对牙草,铁菱角(《湖南药物志》)。马鞭草、败毒草。出处《救荒本草》来源为千屈莱科植物千屈菜的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