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岩胡椒

岩胡椒

药材名称岩胡椒

拼音Yán Hú Jiāo

别名乌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川鄂新樟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ocinnamomum fargesii(Lec.)Kosterm.[N.wilsonii Allen]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挖,洗净泥土,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川鄂新樟灌木或小乔木,高2-7m。枝褐色,圆柱形。单叶互生;叶柄长0.6-1.1cm;叶片近革质,宽卵或卵状圆形,长4.5-9.7cm,宽2.4-7.3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截形,边缘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淡绿,叶脉三出。团伞花序腋生,有或无总梗;花两性,小,有长花梗;花被裂片6,近相等,厚,稍肉质,无花被管;发育雄蕊9枚,第1、2轮雄蕊无腺体,第3轮的在基部有两腺体,花药4室,横行成1排,第1、2轮雄蕊的药室2室内向,2室侧外向;第3轮雄蕊的药室为2室外向,2室侧外向;退化雄蕊3枚;子房上位,葫芦形,无柄,1室,胚珠1枚,花柱极短或缺,柱头微小。浆果状核果,花被裂片宿存,果时花梗上端逐渐增大成漏斗状。花期6-8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岩边、林下、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西部、四川东部。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行气;温中;止痛。主气滞及寒凝所致的胸腹胀痛;疝气;痛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罗汉松叶

    《中药大辞典》:罗汉松叶药材名称罗汉松叶拼音Luó Hàn Sōnɡ Yè别名江南柏叶、江南侧柏叶(《广东中药》Ⅱ)。出处《广东中药》Ⅱ来源为竹柏科植物短叶土杉或土杉的枝

  • 路边姜

    《全国中草药汇编》:路边姜药材名称路边姜拼音Lù Biān Jiānɡ别名姜花、土姜活、山姜活来源姜科姜花属植物姜花Hedychium coronarium Koen.,以根状茎、果入药。冬

  • 碗花草根

    药材名称碗花草根拼音Wǎn Huā Cǎo Gēn别名斑鸠嘴根、金钱吊葫芦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碗花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unbergia fragrans Roxb.采收和储藏:秋季采

  • 贵州獐牙菜

    药材名称贵州獐牙菜拼音Guì Zhōu Zhānɡ Yá Cài别名四棱草、龙胆草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贵州獐牙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ertia kouitchensis Franch

  • 石燕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燕药材名称石燕拼音Shí Yàn别名燕子石来源古生代蠕形动物石燕科石燕Spirifer sp.或中国石燕Cyrtospirifer sinensis Gr.(

  • 蒟蒻

    药材名称蒟蒻拼音Jǔ Ruò别名蒻头(《开宝本草》),白蒟蒻、鬼芋(《本草图经》),鬼头(《纲目》),磨芋(《植物名实图考》),花杆莲(《南京民间药草》),黑芋头(《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花

  • 白粱米

    《中药大辞典》:白粱米药材名称白粱米拼音Bái Liánɡ Mǐ出处《别录》来源为植物白粱的种仁。原形态粱为禾本科植物粟的一种。植物形态详"粟米"条。性味《别录

  • 地苏木

    药材名称地苏木拼音Dì Sū Mù别名过山龙、蕨萁钻石黄、鸡血莲(《四川常用中草药》),散血莲、凤尾七(《贵州药植目录》)。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金星蕨科植物披针新月蕨的根茎

  • 小报春花

    药材名称小报春花别名癞痢头、山白菜、小蓝花来源报春花科报春花属植物小报春Primula forbesii Franch.,以全草入药。春季采集,洗净晒干。性味辛、微甘,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 榔榆茎叶

    药材名称榔榆茎叶拼音Lánɡ Yú Jīnɡ Yè出处《闽南民间草药》来源为榆种植物梅榆的茎叶,夏、秋季采。性味①《闽南民间草药》:"苦,滑,平。"②